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策略的分析——以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唐永利
[导读]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
        唐永利
        桂林市灌阳县文市镇清塘村小学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541606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英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以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为例,深入分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策略,希望可以给广大小学英语教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策略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显得至关重要,除了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外,还可以加深人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生活也是一种教育方式,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学会调动学生的情绪,有效结合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创设典型的教学情境。
一、小学三年级英语教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状态消极
        现阶段,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是采取消极应对的态度,学习的兴趣不是很高,学习的效果非常有限。在低年级的英语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态度相对还是比较端正,然而他们没有丰富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课后也不具备自主复习的自觉性和能力,导致他们很容易就忘记知识点,进而丧失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此外,有些家长为了能快速提升孩子的英语成绩,为孩子报名参加英语课外补习班,占用本该休息的时间,引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厌恶。
(二)教学缺少评价机制
        目前,在小学英语学习中,一般都是采取试卷测试的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以分数的形式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在常规的教学评价过程中,一般都分为听写评价和试卷考试等,以分数衡量学生的成绩。在英语教学中,按照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来考核学生,很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二、生活化情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在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缺乏新颖性,激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觉得英语学习非常枯燥,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心理,甚至会畏惧英语教师走进教室。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有效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改善英语教学的质量,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升级,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们主动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有效的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率。一般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一)营造轻松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感到放松,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在小学三年级,学生们正处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枯燥的学习本来就对他们的好玩的天性带来了一些挑战,如何为他们减负,为学习增加乐趣成为了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教学学生使用句式句法以及使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还要让他们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以及在何种场合进行正确的表达。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除了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书面和口语表达水平外,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在英语学习中,英语写作水平至关重要,只有学会了写作,才能正确的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也就从根本上提升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能力。
(二)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形象加深理解
        在创设英语生活化教学情境时,教师的思路要打开,不能仅仅局限于视频和图片,还要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学生脑海中营造直观的形象。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在锻炼成长中,利用直观形象的事务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建立起概念,为他们的深入理解提供支撑。通过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身体的各个感官,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分析,加深知识的理解程度。在讨论某个话题或语法时,可以按照表演的方式或者分小组进行,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架构、内容筹划,然后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完成相关表演,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促进他们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提升。
(三)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学习中,智力因素对学习的效果意义重大,然而非智力因素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学习习惯、兴趣和语言环境等。在小学的学习中,非智力因素具有关键的推动作用,促使学生们快速的掌握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并兴趣满满的去参与学习。
三、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策略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他们课内外的具体表现完全不一样,在课外可以充分释放自己“淘气爱玩”的本性,而到了课堂上就必须遵纪守矩,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对学习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教师虽然不能将英语课堂变为自由自在的课余时间,但是可以营造课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玩一些小游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努力平衡课外和课内的联系。
        例如,对于“What would you like?”在这个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为几个小组,引导学生们自主进行合作学习。这几个小组互相用“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some…”这样的句式提问。值得借鉴的是,英语老师可以将食物用语在黑板上写出来,例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chicken、noodles、beef、soup、vegetables这些表示食物的单词,为学生们使用英语进行提问提供帮助。
(二)生活实际为例,增加真实感
        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时,必须把握情境内容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才更具真实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有效控制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营造一种实际生活的熟悉感和真实感。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生活实际案例,模拟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例如,在学习“Where is my car?”在学习这个章节的内容时,老师可以使用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物品,以这种物品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回答,帮助学生尽快熟练掌握该章节的内容。例如,英语教师举起一支钢笔,这样询问学生:“Where is my pen?”这时学生会根据钢笔所在的位置进行回答:“It’s on the desk.”采取此类教学方式,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提问的东西,也是生活中实际会遇到的情境,帮助学生轻松的进行记忆和理解。
(三)通过实物辅助,更加直观具体
        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堂中,利用实际事物辅助英语教学,通过实物的辅助和英语释义,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全身心的投入至情境教学过程中,推动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促进课堂教学更加流畅。
        例如,对于“Do you like pears?”这一内容的教学,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拿出一些梨、苹果、香蕉、橘子等水果,利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询问学生,当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可以把水果奖励给表答对的学生,提高学生英语课堂发言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快速的让学生认识“apple、banana、pear、orange、grapes”这些关于水果的单词,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
(四)创设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教学情境的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和方法,创设情景化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此外,还要对教育情境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除了要具有实效性外,还要具有趣味性,一切都要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
        例如,在学习《My body》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涂色游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准备好涂色笔,然后发给学生们一个没有涂色的动漫人物图片,随后用英文对他们发布任务,如“color the fingers brown, color the feet black, color the shoulders red”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有效记忆单词,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学会更好的应用英语,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英语能力。
(五)创设真实情境,在语言实践中增强表达能力
        英语学科和语文学科类似,都是语言类的学科,真实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例如,对于“My friends”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他的朋友是谁,他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让学生用英语描述出来。教师可以提供long hair、short hair、quiet、thin、strong等单词和词组,让学生通过这些单词或词组形容描述自己的朋友。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用英语描述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知识的生活化,因此教师要学会给学生构建情景,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生活实景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有效的接受知识内容,更能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康洁.基于生活化情境的小学数学微视频的开发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张影.紧密结合生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2017:5.
[3]李博.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探讨[J].校园英语,2015(06):88.
[4]李瑶瑶,王雪宁.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研究[J].海外英语,2019(21):16-17+19.

作者简介:唐永利(1980-),女,汉族,广西灌阳,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主要从事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