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以学定教调动小学六年级学生体育课的积极性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周惠青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周惠青
        广东省 惠州市 博罗县石坝中心小学  516153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新课改后,教学主体由传统的教师主导转型为学生。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好引导者,充分利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体育教学中适当性插入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技能培养。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游戏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主动性。本文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体育教学中,“以定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出分析讨论,探索适合小学生的游戏教学模式。
关键词:以学定教;小学六年级;体育教学;课堂积极性

前言: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学生自制力较弱,好奇心重,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性格特点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不断丰富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针对性的开展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新时代背景下,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学习能力。体育课作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潜移默化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合作能力、自主能力等,在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发展。
一、“以学定教”的相关概念
        新课改后,“以学定教”成为体育教学的新理念,“以定教学”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将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成长环境、学生性格、学生发展需要、学生潜力挖掘等因素相结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同时关注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做出评价,实现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目标[1]。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不断挖掘学生学习潜力,能够在学好体育课程的同时,激发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齐头并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能力全面综合发展。
二、“以学定教”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教学中,“以学定教”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需求,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体育活动为学生减压,愉悦学生的心情,扩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能够具备集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在发现问题时积极主动思考,从容不迫地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成长环境营造,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以定教学”在体育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措施
1.教学中注重趣味性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项目,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教学方式的创新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情况,循序渐进,从细节入手,加强学生体育技能的练习。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篮球时,要注重学生的技巧细节,不断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篮球运动的技巧是快、高、全、准,而要做到这四点,离不开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中,要创设趣味性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打沙包游戏训练学生的灵敏性,教师讲解队形站位和游戏规则后,让学生开始练习,从中寻找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篮球比赛的进攻和防守中,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占据有利地位。教师要注重体育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衔接,篮球作为一种需要思想高度集中的运动,需要小学生在篮球练习中集中注意力,用余光观察对手的方位和距离,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
2.结合实际设计教学环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实践活动能够支配人的情感意识思维,加强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熏陶[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体育活动文化知识和技巧传授的同时,也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认真踏实的精神品质。例如,在体育50米快跑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穿插和50米快跑相关的趣味活动,教师创新传统方式,利用游戏和竞赛的方式,教师进行演示,讲解动作要领后,将学生分组进行追逐跑、接力跑,或者通过实心球或小红旗进行跨步跑,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掌握情况,选择不同方式练习,提高自身的速度和步幅,充分发挥学生潜力,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3.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课前制定好教学计划,科学合理设置体育教学重难点。在体育活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要让学生自主讨论、分析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对教学内容中自己不会的提出问题,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例如,教师在跳高教学中,可以迎合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性。通过跳皮筋游戏,将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增强下肢肌肉力量,从而提高学生弹跳力,教师观察学生的练习效果,并及时进行指导纠正,组织优秀学生示范,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制定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融入和教学技能相关的小游戏,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育素养和团结合作精神。新课改背景下,“以学定教”教学理念的创新,丰富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帮助学生减轻学业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3]。
参考文献:
[1]潘民,梁伟.高标准考核评价与高标准择优免课背景下的自主学习——基于教育资源整合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教探索,2017,(006):67-70.
[2]乌宁巴图.论在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J].幸福生活指南,2018,(008):0046-0046.
[3]李文江.体育课"以学定教"四部曲[J].体育教学,2018(4): 2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