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华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 广东 梅州,514021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仅仅靠单一的理论知识教育已不再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需要教师自身良好的品德和学识,言传身教的感化和熏陶学生,在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上下功夫。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人格魅力体现,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师德修养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师德;修养
小学教师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启蒙老师,由于此年龄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且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影响着学生,因此,要更加注重师德的修养,严以律己、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满足当前教育形势发展对师德修养的要求。
1、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教师要非常敬业,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最佳效果。作为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教育工作都要认真负责,特别是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反省在教育工作中是否秉持热爱的态度,有无出现教学失误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提升教学质量,而且要时刻谨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紧跟时代步伐,提升业务水平,运用线下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信息化技术,增添教学课堂活力,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要热爱、尊重学生
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不同于其他行业,特别是在学生品德思想养成过程中,教师的日常引导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热爱学生以外,还要尊重、鼓励、关心学生。目前,在学校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性格互不相同,教师应当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管护和教育,因材施教,不忽略学习成绩较差的后进生,让一个也不能掉队,教师就能够更好的得到学生的认可。为了避免学生和老师出现沟通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的去关心和关爱学生,对于一些内向的学生经常进行谈心谈话,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内心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关心,这样,学生就能信任教师,在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反映给老师,使师生相互信任、和谐相处。
3、教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对于模仿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做人做事具有一定的影响和示范性,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一直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位置,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后期品德养成。为了更好成为学生的模范带头人,教师应当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通过生活化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例如,在学校组织的集体劳动中,一些班级对于下达的劳动任务完成得非常快,而且质量较高,而一些班级由于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毫无秩序,在发泄怨气和不配合工作的情况下,导致后期的劳动一直无法顺利完成。总结这两种情况可以发现前者是因为有老师亲自参与劳动,给学生树立榜样,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有非常好的干劲和积极性;而另外一些班级,由于没有老师的亲自参与,还不断的批评学生劳动质量差,学生们抵触情绪较大,导致后期的劳动成果较差,没有顺利完成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榜样的树立面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不相同,只有教师秉持着良好的师德,“身教”重于“言教”,才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新课改信息技术发展的阶段就需要现代教育抛弃以往旧的观念,运用一些新的教育方式来进行综合素质的提升。
这同时也对老师们有了更为严格地要求,必须创造出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还要积极地鼓励大家多参与一些课外集体活动,充分利用新课改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代的老师就要除去以往的教育理念,合理的研究出一些新的教育模式,适当地去组织一些比较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比如说去养老院帮助老人,给环卫工人和警察叔叔们送一些温暖等等,鼓励大家要积极地参与,在这当中建立起来一个正确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想。
4、教师要严谨治学,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目前在许多的大中小学老师对新课改信息技术的发展没有很好地运用起来,完全不能理解融入这种方式能带来什么优势,只关注到了新课改带来的不好的影响,没有看到好的一面,使其没有发挥出其优势。从避免新课改负面效应的角度出发,老师没有采取一些好的方式只是严格规定,让孩子们不准触碰关于新课改的一些,而这样的方法不仅没有办法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还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学生会有一些逆反心理对师德修养的教育成果造成严重地影响。老师作为班级的主要负责人,在平时他们与人沟通交流的时候,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一些影响。如果想要在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做到非常好的程度,要重新树立比较新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运用新课改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建立一个新的教育改革,必须了解到师德修养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还有对教学方式能不能够适用于现代教育的必要做到完全认识合理优化教育。一方面需要老师对新课改信息技术有个合理的分析,要清楚地知道新课改的成长过程,优势在哪些方面,劣势在哪些方面,以及这些能给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另一方面就需要知道学生现在的心里想法,要去了解学生的一些信息比如从小的生活教育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家里的人都是什么样子的,只有充分了解之后才能做到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才会在今后的发展中产生更好的效果。在目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学内容逐渐走向智能化和信息化,如果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教学,那么,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并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通过多途径来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学习目前互联网上较为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案,并将它引入到实际课堂中,以创新的教学题材,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教师要向先进学习,不断提升自我道德修养
教师要多关注和学习一些优秀教师事迹,利用这些优秀事迹不断地警醒自己,不断提升自我道德修养。为了更好的达到学生心目当中伟岸的教师形象,教师要具备高度责任意识、崇高的道德境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各种手段和潜移默化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更好的发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升华个人品德,感染、教育学生。
现如今的新课改时代教育中小学生往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就必须要求老师在师德修养方面非常优秀,随着社会的变化,在教育方面的教育课程也进行了相应的升级,追求高品质的同时也不忘记初衷。信息技术在现在的社会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小学的全面教育也是一项全新的挑战,道德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总的来说就需要老师要充分利用新课改技术带来的便利,发挥出积极的一面,在思想教育方面也要时时关注,不断地传授一些知识。同时也要减少因为新课改科技带来的不良影响,不能很好地使中小学生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中成长。中小学的教育方面就应该注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的方面有整体地提升,合理有效地运用新课改科技带来的优势,积极地克服一切困难提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舒适健康、优质的学习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师德的品质高低会影响着学生成长阶段的品德培养,因此,要更加注重教师自身高素质道德建设,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徐晓清.浅谈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36).
[2]张宏钰.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策略浅谈[J].新课程(小学),2015(6):217-217.
[3]姚灵荣.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J].科普童话,2014(2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