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杜青兰
[导读] 高中化学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化学认知活动中发展起来并在解决与化学相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关键素养,
        杜青兰
        重庆市垫江第二中学校    408318
        一、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化学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化学认知活动中发展起来并在解决与化学相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关键素养,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表现,全面展现了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应当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精神品格。化学科素养包括五个维度的内容,分别是宏观辨识和微观认知、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化学学科素养从五个维度岀发,各有侧重而又相辅相成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化学学科素养体系。从学科素养的角度出发,能够有效实现化学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化学教学策略
1.依托科学实验,培养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
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作为化学学科素养的要求之一,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关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课程为依托,注重教材实验,尤其重视教材实验异常实验现象,对造成异常实验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逐步形成探究精神和创新性的设计思维。
2.强化概念教学,建立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
        化学中处处体现了变化的理念,学生对这种理念的认知较为薄弱,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意识并形成变化的分析思维。平衡思想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新认识的一种概念,是分析化学过程的一种重要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这两种理念的概念基础,为学生建立基本的化学思维。
        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贯穿于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概念学习是树立强化这种观念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 教师应将这种思想理念渗透到概念教学知识深化习题 巩固的整个过程中,让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根植于学生 的整个学习过程中。


        3.树立认知观念,形成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
        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是有化学学科特点的知识,化学理论概念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以科学严谨的证据推理和准确合理的模型认知为基础的。在教学中,教师应 借助严谨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通过有效的 模型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研究方法。
        模型是化学分析的主要方法,在学习化学理论时,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例如,在接触有机化学的初期教师就为学生建立了模型思想。在学习甲烷时,教师从模型的角度对有机物进行了详细阐述。在介绍分子结构时,为学生引入了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等基本的模型分析方法。同时对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的概念和书写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使学生在接触有机化学的初期就形成了模型分析思维,为后续更为复杂的有机物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4.融合生活化学,塑造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自然的视角出发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对社会、环境负责的社会责任意识。除了课堂讲授外,教师也可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建立生活化学的联 系,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例如,在“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学习时,教师结合大量的课外资料开展教学。首先,借助古人通过 海水晒盐的视频引入,使学生认识到海洋能够为人类提 供较高的经济价值,感受化学和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同时,搭建海洋化学知识框架,说明海水的加工以及产物的重要作用(如NaOH可用于造纸、制肥皂,镁可用于 焰火、照明弹等)。在教学后,教师可展示海洋被污染的 图片,让学生了解受污染的海洋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在学生的内心建立绿色发展的理念。
        化学源于生活,在教学中借助真实的社会素材和热点话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会责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渗透绿色化学的理念,让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深植于学生内心,成为学生后续学习工作活动的依托理念。
        学科核心素养是开展教学活动培养人才的重要参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设计和开展教学,致力培养知识能力和科学精神全面发展的学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