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吉萍
浙江省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310000
摘要:学生体育社团是学生开展活动的重要载体,在活跃课外体育氛围,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杭州市长寿桥小学的体育社团进行调查研究,在组织开展、基本活动情况、参与学生、指导教师、家长方面的现状及认知状况等多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发现其开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该小学体育社团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及实践方面的引导。
关键词:小学体育社团,开展,现状
当前,我国关于体育社团的研究非常多,众多研究的对象基本是全国性体育社团、社会性体育社团、高校体育社团,关于小学体育社团的研究少之甚少。笔者通过选取杭州市长寿桥小学的体育社团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在组织开展、基本活动情况、参与学生、指导教师、家长方面的现状及认知状况,发现其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该小学体育社团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及实践方面的引导。
1 调查结果描述
1.1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体育社团开展现状良好,小学生参与者主要集中在中高年级;开设的项目有传统项目,也有新兴的项目,活动次数2次及以上居多;家长对于实际参与体育社团的比例不高,但是比较愿意承担体育社团的志愿者;体育社团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展示活动,而且竞赛级别较高;社团对小学生的评奖制度缺失,学校对教师的相关培训较少。
1.2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体育社团基本满足三类参与人群的要求,学生对于体育社团的满意程度、支持程度、喜爱程度都较高;家长对学校体育社团比较关注,并且有一定的了解,对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支持程度、满意程度较高,也愿意陪同学生参加比赛、展示表演,更愿意为体育社团提供经济支持。
1.3 学校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有主观因素影响的,如家长重视和支持程度有待提高、社团内部制度建设需要完善;也有客观因素影响的,如学校场地问题、社团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水平有限。
2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体育社团开展中面临的问题
2.1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场地受限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地处杭州市市中心,学校分为四大校区分别是:孩儿校区,长寿校区,凤起校区,岳帅校区。除了新建的岳帅校区配有200米跑道和操场外,其他三个校区场地比较小。如孩儿校区目前就读一年级学生7个班,只要两条标准的30米跑道,一块羽毛球场地和半个篮球场地;长寿校区目前就读二、三年级共16个班,只有两条标准的50米跑道,一块羽毛球场地,一块篮球场地和围着篮球场一周的两条70米左右的跑道;凤起校区目前就读四、五、六年级学生共21个班,只有围绕教学楼一周的两条180米左右的跑道,一块大约60米*10米左右的操场,五条标准的50米跑道。学校体育社团基本定在周一下午统一开展,除了自行车社团和击剑社团,其他五个社团同一时间活动,另外还有科技社团等其他类别的社团,场地资源对学生来说太稀缺了。调查发现,32.6%的学生认为场地资源不能满足现在的体育社团开展,这个是学校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
2.2 社团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水平有限
通过调查发现,杭州市长寿桥小学的体育社团指导教师除了4位专业外聘教练,其余都是本校的体育教师。在9位体育老师中,有的教师担任两个社团的指导任务,有的指导教师担任学校中层任务,有的指导教师跨校区上课,在很大程度上分散指导教师的精力,指导教师的数量也不能保证。调查显示,有69.2%的教师很少有机会进行组织培训,影响学校体育社团的高效开展。
2.3 缺少家长重视与支持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很大决定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家长重视的能提高学生参加社团的积极性,相反能够大大降低学生的积极性。调查显示,只有48.7%的家长非常关注学校体育社团,有42.4%的家长非常了解体育社团和体育课的区别,有33.7%的家长在体育社团与文化学习冲突时会退出体育社团,选择学习为主,说明家长还是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学生体育社团的参与。
2.4 体育社团内部制度缺失,影响社团的凝聚力
据体育社团负责人访谈得知,学校社团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社团开展、社团奖励、指导教师评价等方面的,对于具体社团内容的管理需要各社团指导教师落实。事实上,社团内部的制度不够完善,尤其是对学生的奖励制度缺失。调查发现,有97.5%的学生认为体育社团内部没有评奖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只有24.1%的学生对现在参加的体育社团非常满意,也只有29.1%的学生认为很喜欢现在的体育社团,可能与评奖制度缺失存在一定的关系。
3 建议
3.1 指导教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加强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学校场地资源
客观情况很难一时改变,那就需要社团指导教师改变策略去适应环境,通过前期商讨、沟通、协调,安全、有序、积极地组织各体育社团开展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校场地的利用率,还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有效性,切实提升学生体育活动的能力。
3.2 增强社团的师资力量
指导教师是体育社团的主要实施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育社团的活动效果。想要增强社团的师资力量主要从两方面来着手:一方面,学校要鼓励并吸引更多的专业甚至非专业教师加入到体育社团的指导工作中来;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指导教师相关的培训制度,有效提升社团的指导水平,增强体育社团的生命力。
3.3 加强社团内部建设,促进社团科学管理
根据调查发现的问题,社团内部建设主要从文化建设和评奖制度建设两方面开展。各个体育社团可以鼓励学生共同完成社团的LOGO、口号等,并通过挖掘社团的LOGO内涵,增强社团成员的交流。在评奖制度方面,既可以对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等方面的教学效果评价, 设立最具实力奖,最佳技能奖、闪亮技术星等等,也可以对体育学习的态度、习惯、兴趣及个性发展等领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设立最佳人气奖、小勇士奖、积极进步奖等等,促进学校体育社团科学、有效地管理。
3.4 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态度及选择。体育社团的成功顺利发展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学校要加大体育宣传的力度,不仅要利用校园环境布置、广播、晨会、大课间、阳光体育竞赛等校内途径,还要利用微信平台、新闻媒体报道等网络途径,让更多的家长关注、了解学校体育的情况,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体育的作用,认识到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必要性、重要性。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形成学校、家长共同合力,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1.
[2]许仲槐.体育社团实体化初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刘欣然.体育、人的主体存在与全面发展[M].北京:人们出版社,2019.
[4]王旭光.我国体育社团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5]李林,倪才华,张小红.中国德国两国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比较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4).
[6]刘秋艳.中学开展体育社团对体育教学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4.
[7]张伟.谈中小学体育社团的“五度”建设[J].体育师友,2011(0):55.
作者简介:胡吉萍;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浙江绍兴;学历:硕士;单位:浙江省杭州市长寿桥小学;研究方向:小学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