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融合与体现研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李树芹
[导读] 现阶段在我国的教育环境下,大多数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李树芹
        山东省惠民县李庄镇华李学区小学 山东滨州 251714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的教育环境下,大多数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都会采取比较传统的教育模式,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没有动力,无法真正了解我国的行为规范制度,从而不利于学生们未来的发展。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指导下,要对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实施变革,教师要努力将生活化教学理念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引言: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是他们学习发展的初阶段,在这个重要的阶段,学校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要学会将理念规范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方便学生理解掌握,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如何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融入到教师的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方式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们能够在生活化教学的情景中,深刻地认识并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意义和内涵。
        一、转变教学理念,以身作则
        在现代教学的理念引导之下,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需要占据主要地位的,变成学习的主人,在学习的同时和教师进行互动,对于课程中的难点、问题及时提问,当堂解决。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要重视将生活化教学理念渗透到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学习中,同时也要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解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这一课时,有一节内容为《我是班级值日生》,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准备一些教师环境较为脏乱的图片,以及值日生打扫整理完教室的图片,将这些图片收集整理好之后,在课堂上给学生们依次进行对比展示,让学生比较直观的感受到教室打扫前后的区别,引导学生们在这两种环境中选择干净明亮的教室环境,之后再引出班级值日生日常需要完成要做哪些工作,让大家明白打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外,教师也应在日常的生活中以身作则,不随地乱扔垃圾,发现教室有垃圾时及时打扫,给学生做出示范,给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利用这种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们培养起来讲卫生爱干净的良好习惯。
        二、创造情境,融入生活
        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容易使教学过程枯燥无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创造生活情境,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不仅要从课本上学习知识,更要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知识,拓展知识,这样也能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如教师在教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文章涉及到《大家排好队》《我们小点声》这些内容时,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影音教学,在课堂上播放餐厅、购票区、乘车等区域排队警示提醒相关视频,之后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在这些区域需要排队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发言,让学生认识理解在这些区域有序排队的意义,告诉学生们如不按规定排队或乱插队则可能导致出现的后果,通过生活中排队的例子使学生们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加深印象,将课堂学习的内容和生活相结合。
        三、组织课外活动,规范行为习惯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不一样之处在于,这门课需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品德。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根据教材进度和学生们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们把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活动中体验教材内容,巩固掌握课堂知识,将所学实现所用,逐步培养良好习惯和品德。
        在讲述《大自然,谢谢您》这节内容时,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参加植树节的活动,或者安排学生们外出春游,在课外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在欣赏风景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到一草一木,蓝天白云都是大自然馈赠的礼物,讲解花草树木对于人类的保护意义,告诉学生们要爱护维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保护大自然,从小树立起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四、提高应用能力,坚持知行合一
        课堂教学,讲授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们学习知识是要学会理解,学会运用,学会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要抓住一切机会,向学生输出正确的规范理念,同时要矫正学生们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只有通过不断的强化理念,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才能做到真正将生活化教学渗透到教学中。
        曾经在电视上不停播放的一则公益广告:小男孩给下班回家的妈妈端了一盆洗脚水,亲手给妈妈洗脚的故事。这则广告一方面体现了小男孩主动承担家务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向观众们表达了自己的孝心与感恩,很有意义的广告内容。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比如讲述《我爱我家》这单元内容时,教师可播放这则广告,给学生们树立榜样,,树立主动做家务的意识,以及教导始终要对父母家人怀有感恩之心。
        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相比于其他学科理论性政治性较强,但他是教师引导学生培养良好习惯,规范日常行为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科的重要性,发挥其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教学,将道德与法治和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进行联系,紧密结合,坚持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勰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8):150-151.
        [2]陆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浅谈[J].读写算,2020(19):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