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比较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王建涛 李成海
[导读] 本文分析了欧美教育体系的优势和成因,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王建涛    李成海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航海系   山东   261200
        摘要: 本文分析了欧美教育体系的优势和成因,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阐述了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和面临的一些改革重点及难点, 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提出一些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措施。指出: 由政府主导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协调、统一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机制;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职教本科教育,并建立起中职、专科、职业本科立交桥式的相互衔接体系; 加快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标准的研制, 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字: 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具体措施
引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 要持续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进一步优化我国职业教育体系, 为社会培养一大批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国务院和教育部分别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为职业教育提出了发展规划。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构建起了多样化的办学体系,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还有些差距。因此研究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制度、特征和发展经验,对于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对于促进我国的职业教育制度的建设与健康发展, 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20世纪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开展职业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振兴社会和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美国的工程技术类职业教育有多所是一些专业水平非常高的公立大学, 属于职教本科的层次,如1964年成立的美国普渡大学就是办学水平很高的职业技术学院。德国的"双元制"是比较成熟和先进的教育体系, 校企双方深度融合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大多数毕业学生在学校进行企业实训时,必须养成严谨的规范化操作,要以正式企业员工的主体身份出现,要求能生产或加工出合格的商品。"双元制"是由政府主导、顶层设计的高等专科职业教育,实现了民营企业与高等专科技术学院的深度融合。澳大利亚和法国的职业大学都设有本科级别的职业教育,学生毕业授予的是社会通用的本科层次的技术文凭。这些国家的职业院校本科教育在内容上都偏向于技术性的应用, 即在这类教育中,学生们所颁发的证书就是高等专门院校技术性质的文凭。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们所需要掌握的都是行业中通用的技能,而不是单一的专业岗位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2. 国内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2.1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由于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参加就业的普通劳动者中,从事技能型行业的占比只有32%, 表现出了人才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一方面是社会就业市场对高技能技术工人的缺口达到2000多万,另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因为技能水平差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职业教育作为新兴产业发展中重要的依托,理应及时适应新兴产业结构变化,优化人才培养的质量,肩负起提升新兴产业高质量和人才培训的重大使命。
2.2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中的难点及重点
        1) 层次不完整, 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存在层次不完整的现状,以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主,缺少本科层次技术应用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建立层次分明、融会贯通、立交桥式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问题。
        2) 职业教育存在目标重叠,定位不准确的现象。中职应该培养技能型人才,高职应该培养技术员,技术本科应该培养技术师,专业学位应该培养高级技术师,但是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存在中、高职目标重叠的现象。
        3) 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和谐统一、机制完整的培养体系。目前职业院招生的学生普遍是二本以下的学生,生源的质量普遍偏低,如何让更多优秀的学生报考职业院校,积极参加职教本科的考试, 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高质量就业的迫切需要。
        4) 校企双方融合缺乏。企业与各个职业院校缺乏有效合作和深度融合,企业参与院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普遍偏低,学生都是以典型的参观、见习为主。缺少政府主导、校企融通、法制保障的人才管理平台。


        5) 缺少由政府主导的统一的、社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评估和评价体系。缺少通用、灵活、连贯并被行业认可、社会接受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认定制度。
3.优化我国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3.1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进行深度的融合
        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统一、高效、协调的职业资格证书评价机制和职业学位授予机制, 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立法、学位证书条例等相关修订草案的实施。促进深化职普、专继教育的深度融合。优化三级职业教育结构,把我国的职业教育引入到了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层面,构建一个融通、立交桥式的三级专业职教学习课程体系。使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实现纵向交叉贯通、横向衔接融合。
3.2推行职业教育标准研制
        对接新行业、新模式、新技术等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加快推行职业教育标准研制。各级职业学院应积极地开设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培训课程,提高资格等级证书在我国劳动力资本市场的指导作用,提升职业资格鉴定考试的含金量和社会的认可度。加大宣传,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使更多的优秀的学生愿意报考职教,参加职教本科的考试。
3.3促进校企融合
        搭建由政府主导、统筹协调的线上和线下融合的职教平台,为校企合作双方提供法制保障和政策支持,提高人才流动的广度和深度,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人才支撑。提高双师比例, 鼓励企业的技能名师到学院任教和专任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注重职业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校企的深度融合。
3.4 坚持文化自信,建设教育强国
        建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强国,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坚持文化自信,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把社会主义价值观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中,注重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在职教课堂的渗入, 要让学生在教育中植入"红色基因",打上"中国底色", 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信念。
结束语
        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教育这个基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   "建成教育强国"列为2035年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令世界瞩目,催人奋进。建成教育强国,首先要强在文化自信。各级职业学院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具有高技术素质,双专业证书一体化的高技术人才, 满足我国社会主义高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
        在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不能够生搬硬套国外的教育模式,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的特色和国情,既要与其他国家取长补短,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管理经验,更要传承和创新中国优秀的教育理念,做到"继承而不守日,借鉴而不照搬"。立足于时代特点,总结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经验,为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提供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向高质量时代迈进[N].中国教育报,2019-12-25( 1) .
[2]周方.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我国高职师资培养新思路[J]. 卫生职业
                教育,2016( 34) : 13 - 15.
[3]郝天聪 .职业教育转换研究——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运行的考量[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59.
[4]徐国庆 . 从分等到分类——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之路[M].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8:67.
[5]郝天聪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运行的国际经验启示——教育转换的视角
                [J]. 教育科学,2018,34(2):67-73.
作者简介:王建涛,山东潍坊,交通部高级轮机长,工作单位: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单位所在地邮编: 261200, 联系方式:159634795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