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刘县珠
[导读] 随着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教改的逐步落实,学生的素质教育受到更多的重视
        刘县珠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瓦溪中心小学 广东 河源 517400
        摘要:随着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教改的逐步落实,学生的素质教育受到更多的重视,在这种情形下,很多班主任开始有意识的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有效的激励,使得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从而形成自身的良性发展。文章就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的必要性、班主任德育教育现存问题以及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展开论述与分析。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教育;实施;激励策略
        引言:德育一直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实现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仍然处于喜爱玩耍、调皮捣蛋、注意力不集中的年纪,其对于新鲜事物保持着充足的好奇心,对于德育这些较为枯燥的内容难以保持长久的学习状态,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能够实施有效的激励,进而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进行德育教育,并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保持与学生同等的地位进行相关的德育教育,从而实现学生在德育方面的长远发展。
        一、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的必要性
        德育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接受的较为具体全面的心理、道德品质、思想等方面的教育集合,其与美育、体育、智育等协调发展、相辅相成,共同对学校教育工作以及学生健康发展起着较大的指导作用。此外,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以及思想极易受外界影响的阶段,而学生对一些是非观念又缺乏合理判断的能力,因此教师更应当在德育教育中实施必要的激励,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德育学习积极性,实现其自身的长远发展。
        二、班主任德育教育现存问题
        班主任德育教育现存问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尽心简单论述:
        1.班主任个人综合素养对学生影响较大
        小学班主任承担着班级的大部分事务,对学生的影响远超其他教师,这种影响不但包括教学过程本身,还包括教师人格魅力、思想水平以及心理倾向等对学生的影响,若是教师综合素养过关,自然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部分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时存在着工作不积极与态度不认真等状况,更甚者还存在着敷衍工作的状况,这就造成很多小学生对德育教育有所轻视,从而使得学生的德育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2.未将学生放在德育教育主体位置
        很多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分不清主体,施行以“教”为主的德育教育,未能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位置,更未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从而使得学生在进行德育学习时,对很多德育知识难以彻底的融汇贯通,导致很多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停滞不前。


        三、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细致论述:
        1.将学生放在德育教育主体位置
        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中,应当将学生放在德育教育主体位置,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德育教育,因此教师应当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观察各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以此来制定与实施针对性、系统性的德育教育,并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通过恰当的激励策略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出各个学生的优势。班主任还应积极的放下作为教师的“尊严”,走下讲台,与学生打成一片,思考以及设计出满足大部分学生的激励策略,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自主的探索德育相关内容,如此能够事半功倍的进行德育教育,较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整体德育水平[1]。
        2.创新以及优化德育教育方式
        班主任应对当前的德育教育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以及优化,以此来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开展相关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并在此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此外在征求学生同意的前提下,班主任可适当拓宽实践活动范围,例如在世界环保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引领学生进入社区,找出社区中出现的破坏环境问题,并及时的制止与采取批评教育,对于社区实践活动汇总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其“环保标兵”称号,以此来激励其他学生也能在后续的实践活动中积极的提升自身,从而使得其实现在德育方面的长远发展[2]。
        3.制定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
        班主任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核心管理者,为进一步加强德育管理工作,应制定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并通过书面形式对激励机制进行统一规定,统计所有可能存在的状况,并在激励措施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激励的修正以及完善。此外,在德育教育中应当依据激励机制进行相关工作的展开,以此来提升学生对德育的重视,并加强激励机制与奖惩制度的关联度,以此来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4.营造课堂氛围并尊重学生想法
        要在德育教育中实施各项激励措施,需班主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比如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德育教育案例,或者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为学生展示各种德育小故事,这种方式能够较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专注度以及兴趣,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德育学习,并充分的融入到教师的德育教育课堂,与教师就各项德育内容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此外还要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足够的尊重,在了解学生的想法之后才能“对症下游”,调动学生的德育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适应班主任的激励策略,从而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各项德育教学措施[3]。
        5.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单靠班主任的理论讲解,难以让学生对相关德育知识有一个深入的认知,因此班主任在教授基本德育知识之外,可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展示自身的特点,班主任可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育,如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比如开展小红花活动,班主任分发给家长小红花,让学生帮助家长分担家务,完成一项家务可得到一束小红花,最后教师根据小红花的数量来评定出第一名,并给于适当的奖励,以此来实现有效的激励,实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德育水平提升。
        结语:综述,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德育发展的关键阶段,班主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通过一定的激励策略,有意识的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天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现激励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2018,(7):47.
[2]潘新意.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 2019,(41):198-199.
[3]张崇静.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实施德育激励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4):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