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学习差异与教学对策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魏丽君
[导读]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及发展性
        魏丽君
        河北省三河市冶金中学   065201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及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此理念强调了数学教育存在差异性的特点。不同的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若采用唯一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势必会抹杀部分学生的天赋。因此差异化教学应运而生。
        【关键词】差异教学 分层教学   教学评价
        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单一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学习效果两极化越来越严重,极大的增加了教学难度。因此,差异化教学,势在必行。差异化教学理论与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不谋而合。但是,在实际数学教学实践中,差异化教学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课堂效果得不到最大的发挥,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探讨,找出最有效的策略。
        一、运用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
        在传统数学课堂中为了满足大部分学习需要,教师会充当课堂的主导者,这与新课标改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相悖。传统数学课堂很难能够长时间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长此以往会不愿意自己主动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而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找准自己的定位同时通过达到目标,获取数学学习的满足感。使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二、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一)分析差异,分层教学
        若要很好的实施差异化教学,首先要认真分析每位同学的学习特点,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多方面的,必要时教师可与家长进行沟通,以便开展差异教学。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可行性措施,例如问卷调查、抽样测试、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学生座谈交流等,根据获得的信息,对学生的能力和综合水平进行分析,适当的分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可以把学生分为A层次、B层次、C层次。其中,A层次的学生是优等生,他们能够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B层次的学生是中等生,他们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C层次的学生是后进生,与前面两种层次的学生相比,他们在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方面有不太理想,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很难完成学习任务。但需注意,分层标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整。这种教学方式为教师进行差异化教学提供有力的条件。

但是,我们要做到让差异教学与集体教学有机结合,不能机械化统一标准,让差异教学成为集体教学中的一部分,让课堂教学发挥到最好的效果 。
        (二)根据差异,分层布置课后任务
        基于差异化教学方案,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差异,学生掌握课堂内容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布置不同层次的课后巩固练习。作业设计要能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要求,要有层次有梯度,不做硬性规定,完全取决于学生兴趣能力爱好。例如,可以分A、B、C三类。特别需要注意,布置课后练习时的表达方式要适当、得体,因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思敏感,自尊心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避免出现会让学生感觉被“区别对待”的不当措辞。一旦让学生有“区别对待”的错误认知,会极大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严重会引起学生的自卑心理,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三)基于差异,实现教学评价方式差异化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对数学的感知能力是不同的,其数学成绩也必然不尽相同。但唯分数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评价学生优劣的主要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很难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差异,发现不同学生的优点,并且容易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应该实现教学评价方式差异化。除了成绩外,也可加入卷面清洁程度、学生进步情况等评价内容。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表现,作为教师要给予有针对性的积极的课堂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保护自尊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愉快地学习数学,使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
        结束语: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不余遗力地为学生构建学习和发展的平台,使得学生能充分发挥其在数学学习上的潜力。为此,我们必须改变教学理念,充分地认识到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性。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总结教学经验,让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其作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凝聚师生情感,引导学生更加热爱数学,激发学生热情,提高综合能力,让其学在课堂,乐在课堂。
【参考文献】
【1】周刚.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更好运用差异化教学方法[J].亚太教育,2019(5):33
【2】庞芳清.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4):108-109
【3】李晓飞,李三平.浅谈差异化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青年,2016(21)。
作者简介:魏丽君,河北省三河市冶金中学数学教师。
通讯地址: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冶金中学,电话:18633601336 413515236@qq.com
*本文是廊坊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初中生数学学习差异与教学对策 》的研究论文,立项课题编号161032。

廊坊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论文  立项课题编号161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