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疫情下幼儿园家园联动工作开展之策略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杨巧玲
[导读] 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的春天,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延期开学。
        杨巧玲
        广东省惠州市机关第一幼儿园
        摘要: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的春天,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延期开学。相关教育部门在教育工作提示中也特别指出要明确我们当前学前教育工作开展,它的场合主要是家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更多要通过亲子陪伴的形式来达成,不主张教师开展面向全体幼儿的网络教学,而将工作重心放在家园合作与家长育儿能力提升上。基于这种要求,我园积极的开展家园联动工作,尽所能的在家园共育中为幼儿创建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关键词:幼儿园 家园联动 疫情
        
        在这个特殊的疫情时期里,幼儿园更加需要发挥家园共育的特殊作用,在这阶段里,教师协助家长有意识地,突出和选择一些正向的适合孩子的信息,家长也需要积极与老师联系,高质量陪伴孩子的学习、游戏与生活,体验浓浓的亲子之情。为了在疫情期间里,让孩子们也能拥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我园教师借助家园联动,在幼儿园和各个家庭的家园共育下,使幼儿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而所谓的家园联动就是家校合作,联合行动。
        一、借力“云”拓展内容,发挥“家园联动”效力
        (一)制定“家园联动”式内容
        疫情的期间教师通过“云”,指引孩子们在关注时事热点的同时,培养他们热爱家人的家国情怀。为此,教师们借助云平台来实现家园联动教育理念方面的创新。例如,我们的教师借助云平台,在我们幼儿园的微信公众号的同心语栏目中,设置了“我是防控小天使”的知识栏目板块,让孩子们和家长可以通过这里,每天对疫情进行实时的关注。在快乐宅家中的时光里,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出发,继而生成如“地球上的动物朋友”“我与病毒大战役”、“我的生活朋友--口罩”等游戏活动。教师通过有趣的视频、多图的形式,传递给孩子们和家长“我与病毒大战役”的相关知识点。孩子们通过活动,对野生动物世界及植物等等大自然的生物更加的好奇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在此,孩子们增长了许多的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懂得了敬畏自然,关爱生命的道理;通过这一特殊课程中的视频教学:孩子们在疫情中知道了谁是最美的“逆行者”、懂得了相互帮助的道理,而在感动之余,教会孩子们懂得感恩、懂得全力以赴战胜困难、懂得爱国爱家的道理。同时,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给予幼儿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家园联动中,用教育的力量共抗疫情。比如会以“好习惯的养成”为切入点,通过查阅、筛选、整理出与好习惯培养有关的视频、图片、文章等,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方式,让家长、幼儿直观地感受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进而对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如在“卫生习惯知多少”中,幼儿园推送有关正确的洗手、正确戴口罩等方法,促进幼儿养成防护的好习惯。又比如开展幼儿原创“真”绘本 、“绘”战役等活动。利用当下疫情,迁移幼儿的内心情感,以“绘本创编”为切入点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战役绘本;以“绘”战役的形式,邀请幼儿一起大胆创作“共同战役”的绘画作品及手抄报等,并通过后期的处理进行网络推送,让孩子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和自信。又例如,教师利用“云”开展“我是故事大王”等绘本阅读活动,在丰富孩子们的语言知识过程中,形成对他们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在尊重和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云”平台与我们的家长就孩子疫情期间教育方面,一起进行客观地分析、有效地落实、开展,由此实现家园联动的效力。
        (二)拓展“家园联动”式内容
        随着班级线上活动的开展,每个班都会陆续出现一些家长不参与或积极性减弱的情况。在教研研讨中,教师了解到复工开始后,大部分孩子在家中是由老人或者保姆带着的,如果我们的线上活动过于复杂,站在家长角度是存在压力和困难的;大班的孩子处于幼小衔接的关键期,部分家长选择在家中让孩子上网课,为衔接小学做准备,更无心参与幼儿园开展的活动。所以,教师在后期的线上家园共育活动中,更加注重“生活即教育”的做法,例如开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活动。在每次活动后,教师都会在班级群中,及时对每位孩子给予不同形式的肯定与鼓励,抓住线上谈话的机会,多肯定幼儿的进步,调动孩子们参与下次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将线上活动中的照片、视频及时进行整理,制作成美篇、小视频等和家长孩子们一起分享、回顾。教师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现状和家长近期的困惑、关注点,鼓励家长与我们老师多分享幼儿在家的趣事,从而相互答疑解惑,达成家园联动的效力。


        二、遵循4大原则,发挥“家园联动”效力
        在疫情防控期间使得家园联动工作,得到充分、有效的落实,教师们要充分的利用好线上教育平台,开展好各种游戏活动,从而使得家园共育在疫情防控期间得到有效的展开。3-6岁幼儿有他自身独特的特点,所以每次推送什么样的活动,成为了教师们面对的第一挑战,在以园长为首的策划小组带领下,教师们根据幼儿年龄段分成大、中、小?三个年级组,三个年级班的所有班主任就组成了三组线上教研组,共同研究适宜其所在年龄层次幼儿的活动内容。这样既实现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又满足了幼儿的发展需求,从而让孩子们在停课期间,利用线上教育得到健康成长和全面的发展。在进行研讨过程中,同时确定了推送内容的4大原则:
        (一)适宜性
        要做到符合每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现今时代感的,并与当前社会生活联系密切,适合幼儿在家中开展的内容。
        (二)整体性
        在整体性方面,主要是以周为单位推送内容,推送的内容应兼顾到各个领域的内容,而所选择的内容要尽可能的做到全面性、丰富性,尽量避免总是重复其中某一个领域的内容。
        (三)趣味性
        教师在内容选择上,要充分体现我们当前的幼儿教育观和教师的专业教育方法,一定要避免生搬硬套、照搬的教授做法。尽量做到有童趣,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们主动观看,积极的参与。在录制、制作视频的过程中,也尽量多考虑与孩子间的的互动性,并可根据推送的内容需要,专门设计可以与幼儿进行反馈、互动的环节。每次推送的内容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活动,录制时间不宜过长。做到视频虽短小,但很精彩,让孩子们、家长都对每次推送的内容充满期待。
        (四)原创性
        每次推送的内容,都应是幼儿园教师的原创作品,当然,我们教师可以借鉴、学习网络上或媒体上别人好的形式、方法,但绝对不要照搬或者抄袭。疫情期间教师们开始研究新的方法,寻找新的路径。与网络上的钉钉、腾讯等直播课不同,小视频的制作需要提前录制视频,后期要进行大量的编辑、剪辑,需要反复录制、修剪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掌握了剪映、抖音等众多的?App技能。线上系列活动经由本园的微信公众号推送后,获得了家长们和孩子们的积极反响,孩子们和家长由刚开始的被动状态,转变成为主动参与的积极状态。例如,教师们通过网络平台与家长就“幼儿互动时光、家庭教育活动日”等制度建设。比如,让家长每天在家给孩子体温测量进行汇报,对孩子的游戏及学习情况进行记录等。
        三、信息化教育经验共享,营造“家园联动”式环境
        疫情期间,为了给孩子们创设健康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教师和家长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化教育经验共享,进而实现家园共育。例如,教师在疫情期间创建了“家园共育研讨群”,在研讨群里家长会主动向教师汇报孩子在家的各种情况表现,教师也可以借助研讨群为家长推送保健小知识、家庭小贴士、育儿经验等。同时,我们教师还开展了线上视频家访,把班级孩子分成几个小组,每天班上的3位老师分别和每个小组里的孩子们进行聊天,孩子也会大方说出自己的“宅家”心声,家长也可以向老师倾述“宅家”育儿困惑。特殊时期下这种隔屏相聚的方式,在经验共享中,为幼儿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使教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融合中成为教育的共同体。例如,教师借助信息化交流平台,进行“在线评价”的活动,让家长带领幼儿一同参与,然后由教师进行一个数据统计、分析,为家长和幼儿呈现数据评价,使得家长和幼儿对自身优缺点进行一种比较客观的认识,从而借助大力的家园联动,更好的进行教育计划的调整。这样既提高了家园共育的教育效果,又使得孩子们在疫情期间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在疫情这一特殊时期里,教师们使用特殊手段,把零散的“点”汇总成系统的“网”实现起了家园联动,在不同级别的教研研讨中群策群力,接受新的挑战,挑战创新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好家园共育的作用。相信在这样新型的家园联动模式下,幼儿在特殊时期里也能快乐的“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米娜 张晨.疫情下开展“线上共育”策略探究[C].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6
[2]?黄建荣.疫情期间开展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策略[J].广西教育,2020


【作者简介】
工作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机关第一幼儿园
职务职称:幼儿园中级教师
【联系方式】
地址:广东惠州江北文明一路惠州市机关第一幼儿园
邮编:516001
电话:18928303300
电子邮箱:51528185@qq.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