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资源挖掘与设计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张瑜
[导读] 众所周知,科学教育的开展是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张瑜
        常熟市滨江幼儿园   215500
        [摘要] 众所周知,科学教育的开展是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接触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理论和实践的教育,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做准备。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限制了儿童的活动,不利于解放孩子的科学探索天性,因此,在幼儿园小班这一启蒙阶段,幼师需要认真思考、仔细考虑挖掘与设计幼儿园小班的科学资源。本文将从幼儿园小班科学资源挖掘与设计的原则、实施办法和评价机制几个方面简单探讨一下幼儿园小班科学资源的挖掘与设计。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幼儿教育;科学资源
        一、幼儿园小班科学资源挖掘与设计的原则
        1、适宜性
        幼师们在筛选、加工、研发科学教育的资源时,应遵循适宜性原则,在资源的选取上,要考虑到幼儿园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与幼儿的理解能力和经验水平相适应,与学习内容相契合,使科学教育资源能充分发挥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
        2、多样性
        同一个科学教育的资源可以开发出多种教育组织形式,并在不同的教育活动中被利用;不同的科学教育资源,也可以同时被同一教育活动所利用。如可以开展情景探究科学教育——《与弗雷德一起探索》,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引导幼儿通过日常生活、社区工厂和农作物资源,了解常见日用品的生产过程、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功用、农作物的成长过程以及用途,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生活性
        生活性是指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应该是幼儿身边的、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环境与材料。如幼师可以充分挖掘生活化的材料——茶,借助这一特有的教育资源构建幼儿科学启蒙平台;还可以利用诸如废弃塑料瓶、废弃轮胎、废弃木料等生活中的废弃品来作科学教育的材料资源,既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又培养了孩子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幼儿园小班科学资源挖掘与设计的实施方法
        1、筛选资源
        其实,科学教育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弥散在幼儿园教育的各项活动中,有的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们开展科学活动,而有些资源不仅无法起到帮助作用,反而还会引起副作用,比如一些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资源,就不能投入到科学教育的使用当中。所以,对于资源的筛选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普查工作。对幼儿园所在地的资源进行普查,通过调查,弄清楚农村科学教育资源的具体内容、存在形式和教育功能,加深对具体资源的辨别和对其教育功能的认识,从而增强辨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的有意性。如可以通过问卷、家长座谈会,访谈等形式,使教师对现有的教育资源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同时,根据教学需要情况,将调查到的内容进行整合,在必要时提供展示。
        (2)做好分类工作。在普查工作做好以后,根据资源的不同特性对资源进行分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同资源的分类针对不同孩子的需求进行科学教育,这样的科学教育才能增强目的性,为科学教育资源的挖掘和设计提供坚实的保障。
        2、盘活资源
        幼儿园小班的科学教育资源是多元化的,要发掘、盘活,以充分开发教育资源的功能和价值。
    (1)将科学教育资源有机地纳入教育过程。各类教育资源的教育性发挥需要经过筛选和转化。因此,幼师要开发和利用资源,使之服务于教育教学。如可以在幼儿园中开辟种植园地,引导幼儿参与园地的种植与管理,这样便可以获得很多种植经验以及有关动植物的科学知识。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感受动手实验的乐趣,通过资源的融合开展有效的教学。
        (2)根据教育活动内容和特点灵活选用教育资源。不同的教育活动所需要的科学资源并不相同,所以在资源的选取上,必须灵活对待,巧妙地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

如幼儿园小班的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鱼”,活动前期,教师先带领幼儿“走出去”,到海鲜市场、海底世界参观,收集有关鱼的资料,让幼儿了解鱼的一些基本特征、生活习性等。紧接着,借助“各种各样的鱼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是不是所有的鱼都可以吃”  “有没有离开水还可以活下来的鱼”等问题,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并延伸这个活动,提升幼儿对鱼的综合认知经验。
        3、整合资源
        资源的整合即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将资源分配给不同学习需求的孩子。此外,幼师还可以选取其它各种富有特色的资源,如可以通过选择优秀的文化资源,充实课程内容,将文化资源、海洋资源、侨乡资源、军旅生活资源等一批独具特色的科学教育资源应用到主题科学教学中,还可以应用到区角活动、环境创设及家园共育中。这些做法不但可以丰富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内涵,还可以形成幼儿、教师、家庭三位一体的交流互动学习平台。
        三、幼儿园小班科学资源挖掘与设计的评价机制
        1、电子照片档案法
        在孩子利用科学资源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相机等设备,以电子照片的形式记录下孩子们的实验探究过程。在教学活动的结束,可以给家长和孩子们展示他们实验的风采,这样一来,幼儿园给幼儿们提供了可以展示的舞台,极大地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还可以发到班级QQ群等,让家长及时参与评价,家园共同关注幼儿的进步。
        2、个案跟踪观察法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具有主体差异性,有的孩子思想和身体发育都较为成熟,而有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强的能力。所以在科学资源的分配上就要有所不同,且幼师在观察的过程中,也要进行个案的跟踪观察,不同的科学主题,选取与教学目标相符的孩子进行个案跟踪,全方位地分析其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创造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与反思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多方面的,教育资源也丰富多彩,因此,教学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老师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用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源、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教学。科学探究活动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然后再思考怎样把兴趣和知识技能相结合,达到更高的高度。所以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一定要把生活中的有效素材贯穿始末,让科学探究变得更加丰富有趣,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下,用自己的行动去发现、创造,充满激情地学习、探究,让科学探究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再日常生活中就能感知科学的魅力,更好地感受科学、感知科学、感悟科学,让孩子从中收获喜悦,收获快乐。
        另外,在以各种各样的科学资源开展的科学活动中,幼师们要鼓励幼儿去探索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角度和领域,这样一来,幼师评判幼儿科学能力的标准不再墨守成规,而是幼儿对科学探索的态度和想法,只要是有态度、有想法的探索,就是好的实践。所以在这样宽松的探索氛围下,幼儿们积极地表现自我,不用再被条条框框所束缚,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由此一来,孩子们都敢于大胆自信地去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总之,通过以上对幼儿园小班科学资源挖掘与设计的思考,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与生俱来的创造能力,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会因为教师、幼儿等多个主体的共同努力开拓更加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从而变得更加多元化,孩子们也会因为教育质量的改善而得到长足的发展,朝着更远的方向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吴丽华.优化“生本”教育资源  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8):163.
        [2]朱怡悦.利用社区自然资源  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J].好家长,2020(25):23-24.
        [3]黄施雯.幼儿科学领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构[J].江西教育,2019(36):96.
        [4]顾炜炜.让幼儿感受学习科学的乐趣——社区资源在小班科学教育中的有效利用[J].幸福家庭,2019(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