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蓉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英林中学362256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而数学较之小学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同时也强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尺规制图”是初中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尺规作图”的能力,本文就以初中数学如何使用“尺规作图”展开论述,以期能够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
关键词:初中数学;尺规作图;思考
引言:随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现在对于学生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掌握某个知识,而是可以更好的掌握学习方式,提高思维能力。初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相对较难的科目,究其原因,是有很多同学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较好的掌握概念,不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尺规作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以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去解决数学问题,主要包括五项内容,它是培养学生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前提,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工具去思考解决问题。自新课程标准提出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尺规作图”在里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教师必须结合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学习“尺规作图”,能够运用“尺规作图”去解决并且思考一些数学问题。
一、“尺规作图”在数学课堂中的教学现状
“尺规制图”是指仅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目前很少有学校专门讲解关于“尺规作图”的概念课程,学生也很少接触到“尺规作图”的思想。大多数的数学教学都是以提高分数为主要目的,很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考虑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尺规作图”对于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培养来说十分重要,但是在短暂的时间并体现不出来“尺规作图”的加之。“尺规作图”主要有五项作图公法,这五项公法对于学生了解几何知识,提高数学的空间思维能力来说非常重要。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大多数是针对于某个几何的概念展开论述,或者是借助于多媒体,让学生在投影上学习相关的知识。这种做法会导致“尺规作图”思想的没落,也无法真正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这种课堂上,学生通过老师简单的讲解和大量的习题练习,看似掌握了某个概念,能够拿到分数,但是学生并没有掌握里面的核心思维,无法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别说促进学生去钻研数学了。“尺规作图”可以让学生借助一些数学工具,引发学生的有效思考,从而让学生加深对某个概念的印象,加强他们的数学能力、空间逻辑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长远发展的培养。因此,要提升学生在初中阶段乃至今后的数学课程中的学习,就应该将“尺规作图”的思想融入到数学的课堂教育当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数学空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尺规作图”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方法
1、在概念讲解中融入“尺规作图”思想
“尺规作图”包括做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些本身在数学里面也是一项重要的概念思想。
比如做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加深学生对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垂直平分线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概念,这类题经常要求学生能够灵活绘出辅助线,这就要求学生本身对于概念掌握的比较透彻。
在教师讲解垂直平分线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可以应用“尺规作图”的方式。首先,如果对于线段AB做垂直平分线,那么就要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AB一般的长作圆弧,两弧相交于点C和点D,作出直线CD,直线CD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尺规作图”的过程中,对于相应的概念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里面,就可以快速的作出一个图形的辅助线,能够很好的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2、在解题当中融入“尺规作图”思想
在初中的习题当中,有很多是关于几何图形的证明题,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几何思维能力。有些学生对于这一方面的能力较弱,有些学生稍强。但是,在实践解题当中,教师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尺规作图”思想,能够灵活的运用“尺规作图”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能够在实践当中得到锻炼。
例如要证明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个时候就要充分利用“尺规作图”的思想。已知“尺规作图”是可以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那么在实际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把三角形的三条边当作是已知的边,作三条垂直平分线,看是否相交。对三角形的三条边:AB、A、AD分别做垂直平分线,发现这三角线最终相交于一点。这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证明题,既是一个题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供一种全新的数学解决思路,让学生也可以在数学题中锻炼自己的“尺规作图”能力。
3、重视对学生“尺规作图”的实践能力培养
有很多学校有可能开展了相应的“尺规作图”的课程,但是该项课程并没有在总课时当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学生有很多仅仅是看老师在黑板上面用尺子和圆规进行演示,对于具体怎么用,用的途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针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调整授课时长,应该设置专门的课时去教学生如何使用。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只演示,还应该让学生运用尺子和圆规进行练习,在此中间,教师应该纠正好他们的错误。在教学的时候,有些同学可能接受的比较快,但是有些同学可能接受的相对较慢。针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将学生进行分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点给予指导。而“尺规作图”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数学方法,如果没有实践,学生很难掌握也很难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想起来主动去运用“尺规作图”这项内容。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尺规作图”的能力,并能够主动去思考和应用。
结束语
“尺规作图”在初中数学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尺规作图”可以有效的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几何概念,并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尺规作图”不仅仅是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也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主动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尺规制图的教学也开始被更多的学校和教师所重视,但是目前应该如何更好更高效的开展“尺规作图”的相关课程,将其融入到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实践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韦秀美.平面几何中尺规作图教学的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7.
[2]林淑芬.中考数学复习中的“慢”教学——以尺规作图的复习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12):40-42.
[3]赵轩,王尚志.从一道中考题说起——尺规作图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探[J].数学通报,2016,55(0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