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祝桂甲
[导读]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祝桂甲
        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金峰路小学  青海 海西州 816099
                
        摘要: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同学经常感觉到上数学课比较单一、乏味,这是受到传统的教育方式导致的,秉承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老师要多元化的教学,所以在小学的课堂中,研发出“参与式”教学来提高孩子上课的积极主动性。本文对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
        数学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同时它也是我们最重要的一门基础性学科,首先,对于数学的学习,是比较有趣的过程,需要逻辑思维的开拓。所以对于学生来讲,学好数学是十分必要的,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学生经常学习数学感到乏味,所以需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中新增“参与式”教学方式。
1.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的概念
        根据时间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孩子在上数学课中,常常感觉到枯燥,尤其是在小学中更为凸显,这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引起的,只有真正的让老师跟孩子互动起来,让孩子有很强的参与感,才能够让孩子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成果,才能使老师的付出不在付之东流,孩子们上课的学习质量也会随之提高。研发出老师跟同学一起参与进来的课堂,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点上,其中,主要的目的是老师能够通过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培养孩子的学习质量跟学习效果。新型的“参与式”教学方式是有以下的两种形式,首先,是让孩子有着浓重的参与感,能够让孩子做到具体每一步都参与,具体表现为让孩子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步骤,然后给孩子设定教学目标,让孩子自己规划自己的学习方向以及正确的最终导向,以及孩子可以发自内心的正确的去对本节课堂老师的行为做出教学评价。但是,这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的话,要求较高,这种方式主要适合高中及以上阶段的学生。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环节式参与在小学课堂中显示出十分有效的效果,让孩子的积极性也被调动的极为活跃,这样也就达到了这种课堂的预计的效果。
        比如:在某小学开展的环节式参与式教学中,老师充分的发挥了环节式参与的重要作用,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并通过讨论中得到的最终答案,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强烈的参与感。


2.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2.1有效的让孩子互相激励,相互学习
        按照目前孩子现有的数量,去进行一个合理的分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到本小组的学习中。首先,老师一定要做好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在同学们需要的时候,老师需要做出有效的引导,比如,在给孩子们去做一个学习的规划以及规定中,明确每个人在小组学习中应当扮演的角色,合理分工。老师也要给出一个期望效果,让孩子能够清晰的知道本次讨论的目标是什么,比如,在本次讨论中希望大家能够学到“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但是在这个时候老师一定要注意,不能够一味的让孩子自己去学习,教师应该时不时的去给孩子做讲解,对孩子做出一个有效的控制。如果老师不及时讲解的话,同样的学生,不懂得问题还是会一知半解。
2.2灵活运用学校配备的教育设施,让孩子时时感到新鲜
        如:学校的多媒体,老师一定要时不时的去运用给孩子们进行讲课,让孩子感觉到新鲜,从而刺激孩子在上数学课时的兴趣。在运用多媒体时,也会给老师减轻部分压力,从而把本节课堂的知识点做的更详细,让孩子们也能够快速的吸收,能够做到理解性的记忆。
        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点中,可以在多媒体上让孩子清晰的认识相关图形,也可以通过观察实物,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让孩子能够清晰并且全方位的认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角及长宽高的含义。
2.3明确教育目标,运用参与式课堂
        首先,我们一定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去规划参与式课堂的教育路线,并且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本班级的教学进度去设定参与式课堂;其次,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做出一个有效的学习规划,比如:让孩子在本节课堂中学会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率,让孩子主动的去探讨这些定律,并且能够熟练的掌握,不仅如此,还要引导孩子们运用这些规律去做运算,让孩子能够深刻的掌握,做到理解性的记忆。一定要培养孩子根据实际情况去进行运算,给孩子做一个思维性的开拓,培养孩子的灵活性,增强孩子的逻辑性,从而提升每个孩子的学习效果。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数学跟生活息息相关,让孩子对数学产生浓烈的兴趣。教师也要做到给孩子提供自主思考、主动探究、互相学习的空间,让孩子能够真真切切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3.总结
        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自身地位,让孩子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之前的教育方式中,很多老师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想法以及孩子本身的地位,这样就限制了孩子自由发挥跟自主思考的能力,从而导致孩子出现厌学跟反感的主要情绪,孩子慢慢也会对数学产生放弃的想法。小学数学是孩子在今后年级学习数学的基础,如果孩子从小在数学上失去信心、失去兴趣的话,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钻研更加深奥的数学并且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杨登亮.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0,(8):148.
[2]邵香芹.关于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散文百家,2020,(12):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