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平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锦苑小学 2570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因此小学体育德育教育也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小学体育不仅能够锻炼小学生的体魄,同时也能通过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来塑造小学生的人格与品质,进而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所以小学体育也是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学科。本文通过分析小学体育德育教育中如何践行立德树人理念,对小学体育教学进行相应改善,从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也能够通过体育教学来感化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立德树人;实践
前言: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1]。首先,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体育中蕴含的德育元素,这让小学体育德育教育的效率受到严重影响,进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性格。其次,教师教学方式过于陈旧,常常采用思想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学生更加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因此对体育德育教育产生反感,进而失去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最后,小学生学习的德育知识不能很好地与生活进行连接,使小学生只是学习了思想而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也会造成小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习惯难以改正,进而影响培养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一、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立德树人理念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品质、性格爱好、行为习惯、爱国精神和传统美德等,让学生能够多元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家庭、生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小学体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融合,能够让小学生锻炼坚强的意志,同时也能促进身体与思想共同发展,进而让小学生的性格、爱好能够变得多元化,使小学生能有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2]。其次,通过小学体育德育教育能够让小学生的性格得到良好的培养,同时也能让小学生学会如何沟通与交流,进而让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感到欣慰,也能使小学生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让家长与孩子互相了解彼此的爱,进而让小学生家庭变得更加和睦,为小学生创造温馨的成长环境。最后,在生活中通过体育教学能够让小学生拥有着勇敢的性格,进而使小学生能够更加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失败,同时也能使小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进而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小学体育德育教育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的推行与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也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主导教学,因此教师应该进行严格的培训,让自己更加了解立德树人理念,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为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提供有效地帮助。作者通过以下三点,对小学体育德育教育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策略进行分析。
(一)适当运用评价语,加强学生德育引导
在小学体育德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挖掘体育运动中蕴含的德育元素,这样才能针对德育元素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提高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同时在体育教学或者运动中教师应该适当应用评价语,照顾小学生学习的心情与参与度,进而提高小学体育德育教育的效率与质量[3]。例如:在学习跳绳运动时,有单人跳绳与双人跳绳,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邀请同学进行双人跳绳运动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交际能力,也能让小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而在邀请同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所说的话进行评价,比如有的学生会说:“来跟我一起跳绳吧?”也有的小学生不会与人交流态度强硬地说:“小明,跟我来跳绳”这时教师可以对小学生说:“邀请别人要有基本的礼仪,同时也要征求别人的同意。同学们再重新邀请一下可以么?”通过这样的评价能够让小学生了解交流的基本礼仪,进而提升小学生的人格魅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单一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要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精神,进而通过体育精神来塑造小学生的性格与品质,而体育精神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的一种思想,因此在教学时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让小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运动过程中运用员所表现出来的素质与涵养,进而提高小学生德育学习的质量[4]。例如:教师在讲解田径短跑这项运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短跑类运动的赛事视频,同时也可以通过运动员的训练视频,让学生了解每位运动员为短跑项目付出的辛苦,同时也能通过运动员身上坚韧不拔的品质、永不放弃的精神,来影响小学生,为小学生性格与人格的形成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
(三)组织特色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由于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因此往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很少组织相应的活动,这让小学生不能将德育知识应用到活动中,进而影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组织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性格与品质,然后教师再通过学生的弱点进行针对性培养,提高小学生道德素养[5]。例如:在接力跑比赛中,小学生往往会对跑得慢的学生进行嘲笑,这时教师要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知道这样做是不正确的,进而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更积极更阳光地进行比赛,也能为运动员进行加油打气,这样不仅能够然学生提高道德素养,也能使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培养小学生体育综合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体育德育教育中的渗透,不仅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也要让教师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以小学生为中心,通过体育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进而提高小学体育德育教育的效率。作者通过对小学体育德育教育中如何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分析,意旨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为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炯晖.小学体育课开展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2):73-75.
[2]单文成.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及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9):124-125+128.
[3]陈丽蓉.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培养途径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2):67-68.
[4]颜博.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7):155-157+160.
[5]刘媛.“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