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申兵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分路镇第四中心小学 湖北省黄冈市 435500
摘要:新课改的出现,让传统的教学形式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现。而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我国教育部门也在不断出台新教改的策略和意见。在新教改阶段,激发学生兴趣的培养,已经成为考核数学教师教学的标准之一。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问题,已经是现阶段中小学需要考虑的核心之一。而学生兴趣在数学教学中的体验,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肯定和表现。但是小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重难点之一。因此数学教师在课程的设计及授课阶段,除了需要利用教学肩负的方式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外,也可以融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在未来的学习阶段,才能全面培养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兴趣;激发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填鸭式教育和借助书本讲解例题的教育方式一直渗透在我们生活中,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如何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也是教学和课改中需要创新的点。但是通过笔者对多个小学数学班级的学生展开调研发现,其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阶段,存在个人认知偏差,因此在学习阶段,存在没有兴趣甚至研发数学学科的难题。其实这些因素并不阻碍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方式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互动的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师而言,需要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来开拓课程创新,这样既可以改革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能利用新的教学研究和思路,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那么,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笔者通过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给出针对性的探讨建议,来帮助现阶段小学生更好的培养数学学习能力:
一、改变传统教育方案,开拓教学模式创新
传统教育模式,其实并不利好小学阶段的教育,随着新课改的出现,对于教师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考核越来越严,因此开展穿心教学模式,更利于未来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1.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案,利用创新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是兴趣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整过程。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摒弃传统的搬运、案例讲解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然后利用创新教学的改革,不断升华教学方法,才能全面推进学生兴趣的培养。
对于6-12岁的学生而言,这个阶段,是学习新知识的最佳阶段。除了探求更多新的知识外,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是非常渴求得到家长、学生及教师的关注,甚至是表扬。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阶段,可以利用分组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课题或者内容讨论:如研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之间的差异化,然后结合这些形状的外观,给出合理化的解决意义。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及配合程度,教师可以在开课阶段,分好小组,然后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积极开展学习和调研工作。这样学生也能积极投身到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去,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习团队合作意识。
2.互动和提问相结合
小学学习在学习阶段,互动和提问是检测他们学习效果最佳的方式之一,因为大部分学生若是只是听着教师的知识点和案例,自己不思考的话,时间长了就会缺少自我思考能力和个人自主学习能力减弱。因此在上课阶段,教师可以掌握这个阶段的黄金周期,利用互动问答模式及开课前利用问题作为大纲,然后开展整堂课的教学,这样学生能带着积极性和求知心态完成整个课堂的教学。虽然说这样的互动看似简单,但是只是持续1-2周左右,是可以慢慢培养学习日后学习知识的兴趣。
3.奖惩诱发的授课模式更利兴趣培养
孩子对于个人荣誉和个人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小朋友而言,除了需要对他们学习进行引导,尤其是对成绩优异的朋友,在授课阶段及教学设计阶段,可以利用奖励等手段,来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活跃性的培养。
在教学培养模式中,针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差生,若是他们学习阶段有所突破的话,可以利用鼓励+奖励及赞赏等模式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教师和学生心中的位置。这样孩子也不会因为自卑心理及自我意识的消退,从而提不起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成绩理想,个体表现好的同学,教师需要加强鼓励,然后帮助他们差缺补漏,帮助他们提升学习兴趣。但是对于学习积极性低下或者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习,适当给予惩罚,也是能带动学习兴趣的培养哦。
二、塑造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才是培养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开端
课堂效果的好坏,离不开学习氛围、学生互动和教学内容的呈现。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在教学阶段,还是需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培养:
1.营造和谐欢悦的教学氛围
学习效果好不好,其实还是和课堂的氛围、教师传授的内容有关系。在学习氛围的塑造和培养中,教师应该强化个人素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阶段,可以利用语言魅力、肢体语言的信号及表情、情感等全方位融入到教学中,但是需要注意不是情感宣泄后,学习氛围就能出来了。这个阶段,教师还是需要利用悬疑、问答或者是互动的场景话语言,来打动大家一起学习。而这个阶段,比如说研究圆周率,教师可以提及圆周率的公式是多少,为何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科学家计算圆的面积的时候喜欢圆周率呢?通过系列的问候,可以激发大家学习的热情,为更好学习圆周率做好铺垫。
2.借助生活化案例创设学习情境
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其数学学科的学习,并不是不接地气的,在学习阶段,它可以利用生活案例+学习理论想结合的过程。因为生活化场景的融入,是可以加深学习对数学只是的认知。如买文具的问题设计中,教师引出文件的售价、金额,然后利用问答的方式让学习参与互动,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案例,计算出对应的问题,也为后期学习加减算法和综合逆运算做好准备。
3.加强师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学习的过程,是相互交流和互动的整个过程,为学生和教师之间因为身份限制,导致部分学生授课阶段存在害怕教师的情况,那么,教师想要融入学生的学习中,还是需要和他们建立好沟通,充当一个朋友也能作为良师。但是需要注意不管课后还是课上的交流、互动还是围绕学生学习能力展开。如教师上了一个案例,然后想要检测学习效果,可以利用互动及问答模式,来了解大家的掌握程度。其这样的学习氛围和效果的检测,是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更好的学习数学做准备。
三、总结
总之,对于学生而言,想要激发学习兴趣,其实最主要的目标还是要掌握学科的精髓和学习方式,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阶段,还是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然后利用鼓励、创新及互动等模式,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链接,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玉成.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科幻画报,2019(09):118.
[2]苏晓斐.丰富数学内涵,激发学生兴趣——浅谈小学数学益智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133-134.
[3]吴国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J].试题与研究,2019(28):56.
[4]金永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试题与研究,2019(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