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后复习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李国平
[导读] 不仅在数学这一门科目当中,对于任何一门科目来说,有效的课后复习

        李国平
        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中心小学 432600
        摘要:不仅在数学这一门科目当中,对于任何一门科目来说,有效的课后复习,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能。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没有给予学生一个较为有效的课后复习策略,学生在课下也没有及时地进行复习和巩固,导致在课上学习到的新知识没有及时地进行吸收和强化。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今天,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后复习。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较低年级的数学知识来说,学习的东西更为复杂,更需要学生在课下的时间及时地进行复习和巩固,构建一个属于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网络,并且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复习;策略
引言
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关系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新授课育树,复习课育林。”上好复习课,对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扎实有效地学好数学是极为重要的。如何让复习课更有效呢?关键在于教师要在激活课堂、把握知识、捕捉异议、设计题组、拓展延伸等方面下足功夫,把相对独立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方法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进而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一、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合作学习在小学教学中的使用非常广泛,涉及很多学科,尤其在数学这门学科中更是受到很多教师的喜爱。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彼此的友谊,还能使学生相互了解,更懂得对方的想法,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展示自己。学生一起讨论各种问题,也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时可以发挥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在教学“分数约分”这堂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一些难度比较大的约分问题。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学习,使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教学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对于一些比较难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解答。在小组中,可能有的学生阅读能力强,有的学生画图技术好,有的学生思维能力好,他们在一起讨论问题就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点,通过合作来完成教师交给他们的任务。这样,他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能够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更加努力、认真。合作学习会让学生之间更加团结,同时能增强班级凝聚力,使班级的学习氛围更加和谐,这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会以一种非常愉悦的态度完成教师交给他们的学习任务,这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知识的熏陶,提升其数学学习能力。
二、查漏补缺,完善知识板块
        查漏补缺是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目标。

复习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巩固与运用所学知识。教师一方面要基于全体学生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复习;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查缺与完善。基于此,教师在复习课中要针对学生平时学习时易错、难掌握的知识点与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精心设计针对性强的复习内容,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完善知识体系。
例如,六年级平面图形的复习从“线”开始,复习小学阶段学过的线(直线、射线、线段)。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三种线,边画边思考三种线各自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线有限长与无限长的区别。在复习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学生说出相交与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后,让学生分别画一组相交线、平行线和垂直线。通过画图,两条直线相交一目了然,而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仅用眼睛看很难断定。同桌互相验证,让学生再一次巩固画图的步骤与方法。用三角尺验证互相平行与垂直,需要学生掌握平行、垂直的特征,并正确画出来。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画的图并不符合要求,他们头脑中的互相垂直是以记忆的直角符号为表征,而不是以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为标志。要改变这种状况,仅靠教师的说教是不够的,必须加强操作,重视查漏补缺。
传统数学教学历来重视知识的记忆,轻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复习中的画图不仅可以克服学生操作之不足,还可以直观、有效支撑学生的数学思维,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引导学生查漏补缺,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三、改变复习作业,注重自主梳理
        对小学数学复习教学来说,作业是学生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内容。优质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知识面,还能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而如果让学生单纯地抄写,则可能会适得其反。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中提到:“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来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自主探究,以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复习《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内容时,由于这一内容的公式比较复杂,学生十分容易搞错。那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整理和复习,同时对自己经常搞混的公式做一个记号。通过整理,学生会发现圆锥体积公式中的1/3非常容易丢。这样做就达到了让学生自主整理的目的,同时也达到了复习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师应该注重复习作业形式的改变,倡导多元化教学,通过优化作业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反思,领悟数学结构,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对相关的数学思想、解题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得出内在的规律,并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逐步达到“不教而教”的教学境界,在不知不觉中延伸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达到强化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
总之,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让我们共同探索提升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让复习课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刘萌娟.小学高年级数学总复习阶段高效课堂的构建[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6):59.
[2]郑洪伟.浅谈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复习课教学新思维[J].中华少年,2019(35):106+109.
[3]何孝敬.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教学有效策略[J].读写算,2018(24):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