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李军
[导读] 数学是小学阶段重点教育学科

        李军
        山东省日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路小学        276826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重点教育学科,同时小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能够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数学在小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为小学生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进而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策略,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通过观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依然能够发现,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1]。首先,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导致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运用单一乏味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厌烦,大大降低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严重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其次,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关注小学生在校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培养小学生数学各项能力,进而使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效率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最后,小学生由于性格活泼好动,思维灵活,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容易被课堂的氛围而影响,而教师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时,往往会让课堂氛围变得凝重,使小学生不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进行高效的学习,进而使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受到消极的影响。

一、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解为主,不断的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并且进行反复强调,使小学对数学学习产生反感,同时教师在讲解中也只是进行知识的口述,不能让小学生完全理解数学知识,进而影响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不利于提高小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情景教学,让小学生通过参与教学而完全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2]。例如:教师在讲解《测量》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进行身高测量,并且让小学生不停变化计量单位,这样既能让小学生真正理解测量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让小学生区分毫米、厘米、分米,进而使小学生掌握更多数学知识,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有效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教学,加强学生数学理解能力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其中蕴含大量的图形、符号、数字、定义等抽象知识,而小学生又是初次接触系统的数学教学,因此不能完全理解数学内容,也使小学生在理解上产生一些困难,进而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小学生数学学习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课件,让学生通过感官刺激将抽象知识具象化,进而提高小学生数学理解能力,也能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3]。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学习《位置与方向》一课时,小学生很难通过书面文字真正的理解方向和位置,这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方向坐标,让小学生以自己为坐标原点,进而方向上的判断,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收集我国五大名山,而通过对“五岳”名山的命名与地位位置进行讲解,让小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位置的定义,进而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授课,使小学数学生没有课堂参与感,进而使小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进而影响小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没有过多的互动,不能有效的带动小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进而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探讨,引发小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学习也能培养小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进而让小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4]。例如:教师在讲解《条形统计图》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小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根据学生学习成绩与性格、习惯等将小学生均匀地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带动不爱学习的学生,同时看也能让性格思维活跃的学生,帮助小组成员提供多元化的思想,进而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然后小组成员进行相应的数据收集与整理,共同为完成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在结束后让小学生分别总结小组合作学习的感受,进而提高小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语言表达能力,使小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四、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家长与教师都关注小学生考试成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也逐渐偏离了生活,与生活产生一定的距离,这样不能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进而影响小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使小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动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让生活与数学建立良好的联系,进而让小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也能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生活,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5]。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并说明这些物体为什么要制作成三角形,通过小学生的思考与回答,能够让小学生初步掌握三角形美观、稳定等特点,进而提高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小学生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特点,用扑克牌搭一个塔,这样既能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培养小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进而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结束语: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仅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要让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作者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分析,意旨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为小学生今后数学学习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秦淼.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16.
[2]刘怀新.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37.
[3]徐海霞.微课背景下茶文化在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创新与融合[J].福建茶叶,2020,42(10):218-219.
[4]贾伟,王显.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问题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20):213-214.
[5]马丽荣.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8):114-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