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坤
辽宁省朝阳市光明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使用新型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情境创设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主要分析了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作用,提出了小學数学教学应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希望可以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创设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广泛地应用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情境创设在应用时需要采用合理的手段,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情境创设的应用效果。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情境创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对情境创设的应用进行思考,更好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如:“顺次联结四边形四边中点,问能够围成什么样的四边形?”对这个问题可以用《几何画板》展示一个动态的四边形,使四边形的形状可以任意改变,从而中点围成的四边形的兕状也发生变化,并引导学生探兖中点四边形的形耪由原来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决定,这样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解决新问题,并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 二、结合生活,增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法,可以结合具体的生活案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学习完面积计算公式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题目:“小红家现有一长方形花园,花园长10米,宽6米,则每天清洁人员需要打扫的面积是多少呢?”这个问题将面积计算公式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在学习加减法时,也可以构建相应的生活场景:“张老师家里有3只小鸡,又买了5只小鸡,则张老师家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呢?”情境创设时结合生活场景,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场景,发挥情境创设的作用。情境创设时还可以应用一些工具,如教师在讲述图形知识时可以通过七巧板,使学生了解不同图形的特点。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图片展示。在学习长方形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要求学生说出生活中带有长方形的物品,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三、开展游戏,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应用情境创设时可以开展游戏,通过游戏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加减法知识学习完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课堂中,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哪组成员回答的数量多、准确率高,则获得竞赛的胜利。获得竞赛胜利的小组可以获得教师的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提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游戏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对游戏形式进行创新,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加快游戏活动的开展。
游戏活动对于课堂秩序具有一定的影响,游戏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秩序,为游戏活动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四、创设竞争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布鲁纳就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因此,教学中,我们可适当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如在做练习时,我们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竞争:把竞争带人课堂,利用学生自尊心、自我表现欲、荣誉感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特点,在教师的引导调动下便可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适合学生的竞争气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竞争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學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课堂上让他们提出一个问题,或是解决一个问题,或会做一道计箅题时等对他们做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或是作业批语中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这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他们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五、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
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逐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进行“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圆”的教学时,先发给每个学生一个残缺的圆形硬纸片。并且告诉学生:“你们拿到的是一台机器上残缺的皮带轮,现在比一比谁能最快地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皮带轮使机器尽快恢复运转。”同学们立刻忙活起来:有的用量角器、圆规比比划划,有的几个人一起拼凑……同学们完全进入问。题情境之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于是,整堂课的教学就围绕着这一问题的解决而展开,教学效果空前良好,也培养了学生创造的意识。
六、做好评价,结合内容进行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在应用情境创设时要做好评价工作,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提升情境创设的应用效果。教师要定期了解情境创设的实施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了解,若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转变,学习积极性提升,则说明情境创设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反之,教师则需要深入了解情境创设应用时存在的问题。情境创设时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情境创设是为教学活动服务的,情境创设只有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提升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教学规划,合理地进行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情境创设的满意度,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情境创设时,考虑学生的想法,使情境创设更具有针对性和侧重点。
总之,情境创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加快教学进行。因此教学活动开展中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应用情境创设时,可以结合生活,增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开展游戏,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以及做好评价,结合内容进行情境创设,这样可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