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陈婷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时期

        陈婷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高泽镇中心小学 262313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时期。也是学生一生中记忆最深刻的阶段,小学生在生活习惯的养成与学习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远远要强于其他阶段的学生。此外,小学教育是义务阶段教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作为教师,有义务去培养学生相关方面的素质能力,为学生的将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想象力、培养
        引言:教育核心逐渐的转变,从要求学生成绩的单一发展,转变为全方面的发展。这就更加要求学生有综合性的学习素质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提高学生综合性素质能力的重要部分。想象力意味着创新,创新是衡量一个人才的新标准,所以现阶段小学入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成为必须。同时,创新是时代进步的基础,需要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个性与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想象的释意:其实在改造本有记忆的基础上建造新的表象的心理活动。由于目前乃至以前我国虽然大力的倡导素质教育,但实际上依旧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有繁重的作业,衡量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仅仅根据成绩,不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出全面性的衡量。此外,由于家长本身给予的各种压力,为适应以后社会的竞争力。学生在此环境下,思维被限制,整日忙碌于效率不高的学习。被迫性的放弃兴趣爱好,导致学生思维比较单一,认识的事物不具有全面性。没有更好的想象空间,无法在知识的海洋里欢快的遨游。一来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来导致其综合能力较弱。而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其实充分展现想象力的学科,从数字到空间几何,都需要学生在大脑中建立思维构图,而对知识点能够较快的理解。而生活环境造成的各种限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吃力。此外,单纯的黑板教学对学生强力的培养没有丝毫激发作用。
而学生一旦具有相应的想象力,激发内心的渴求,学习的动力将会大大增加。数学这门学科中,很多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这些问题都可以联系到生活,可以体现出数学的美感与有趣性。当然数学这门学科中,也有枯燥的一面。当学生有想象力的时候,通过自己去独立的解决一道数学题,将会产生巨大的成就感。将会让他有更大的兴趣和更大的激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数学学习需要极好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以想象力为基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是指透过本身生活中所具有的思维习惯,依据事物的本质,以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思维模式去考虑分析一个事物或问题。在想象力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去加强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逐渐的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

会对数学的学习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自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到愉快与乐趣。
二、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
(一)立足空间想象力创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主要现在教案的科学设计上,将想象力融入到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例如:“认识分数”的教学设计中,课前导入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设计一个模拟切蛋糕的活动,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一个蛋糕的模型,通过教师的引导,从而引出分数的相关知识点。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知识点,而且可以很好的锻炼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力,使学生的想象能力不断的提高。
(二)实施趣味性教学
        实施趣味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力。利用趣味化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进行“方位与位置”的教学过程中,其由平面上的方向转变为现实中的方向,具有很强的空间性。在这个时候的教学设计上,可以勾画很好的趣味情景,让学生展开思考,如:从东方飞来一只鸟,在飞行的过程中,鸟突然向左飞行,那么这只鸟飞向什么方向?构建这样一个情景化的问题,让学生走进情景中,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空间模型,通过合理的想象,判断鸟儿的飞行方向,从而达到趣味性教学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感和思考能力,而且可以较好的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三)加强课堂实践强化学生想象空间
        数学这门学科,跟其他学科不同,它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学生所能接触的的生活事物都与数学有关。比如积木、拼装玩具等。这些都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或者说空间想象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课堂实践,让学生锻炼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比如在教授“圆柱与圆锥”这一课中,这是可以设立较为形象的实践活动。首先要提出问题,将圆锥与圆柱从上端拆开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先让学生去思考,并抽取学生回答。然后在黑板上画示意图,激发学生想象力,确定其是否具有合理性。然后就是在通过实践活动,验证学生的想法是否正确。强化课堂实践,其不仅能够将课本中的知识简化,而且能够让学生有自身的想象构图,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结束语:
学生的想象力,关乎着学生以后发展的可能性。现如今的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提高想象力的需求。所以,不仅要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而且要通过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去逐渐的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1]谭长存,李先锐.培养小学生数学想象力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30):8-11.
?[2]张海燕.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7):125-126.
?[3]王金梅.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7):240.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