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错、纠错、防错,数学课堂因“错”而“生” ——小学数学课堂中易错题的纠正策略思考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 何洪安
[导读] 小学数学随年级的递增,学习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

        何洪安
        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长干小学    563000
        摘要:小学数学随年级的递增,学习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学习的难度也在不断的攀升。小学生由于认知和智力发展还不完善,他们在做数学题的过程中,经常会犯一些错误。如果教师没有重视,也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去加以解决,那么,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只有深入探析小学数学课堂中易错题的纠正策略,才可能帮助学生提升做数学题的效率,帮助他们取得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纠错

        当前,仍有很多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只注重单方面地传授知识,忽视学生的接受情况。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会消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还会降低他们做题的正确率,不利于他们提升学习效果。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指出,善于从错误中吸取知识,才更可能获得真知。因此,教师应当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接受情况,善于从学生的易错题中找出原因,并帮助学生加以改正,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易错题背景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由于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强,认识能力也有限,他们在做数学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错误。而易错题中隐含着很多的信息,教师要善于分析这些信息,并找出学生容易犯错的原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再引入这些信息,才可能让学生引起重视。
二、易错题纠正策略
(一)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
        课前做好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前期的了解,再进入深度学习时,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在设计预习环节时,把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的重难点纳入其中。同时,要求学生把自己有疑惑的地方记下来,然后在课堂上和教师一起来解决。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图形与几何”一节内容之前,教师先要求学生了解一下本节的基本知识点,再要求学生理解图形与几何的概念。这样,进入课堂学习之后,学生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图形的内容及其内在的关系,从而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
        具体如,在“空间观念”这一节的预习环节,教师先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并试着“描述”出物体的特征。学生有了预习的基础,再学习这一节内容时,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抽象思维和想象力在脑海中构造物体形状,教师再引导他们试着把物体形状用几何图形画出来,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图形与几何的关系。


(二)重视探究环节的纠错
        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设计课堂探究环节。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在预习环节就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避免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例如,学生在学习“圆柱与圆锥”一节内容时,很容易把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与圆柱的体积公式弄混淆。如果教师不对学生的这些错误加以纠正,学生再进行后面的学习时便会更容易出错,甚至会影响到他们这一节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探究环节进行纠错,以帮助学生规避错误。
        其实学生容易犯混淆公式的错误,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深入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与圆柱体积公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前面学所学的“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把这一个知识点记下来,再进行反复的练习。之后让学生以一个圆柱形的物体为例,找到这个圆柱形物体底面的周长,再观察这个物体的高度,结合这个物体的高度与底面的周长,再引出圆柱侧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这样,来帮助学生做区分,可以防止他们在后面的学习中再犯同样的错误。
(三)加强复习环节的纠错
        在课堂复习环节,学生可以复习和巩固之前学习的知识点。但是,如果学生没有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他们在后面做题的过程中,仍然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可以在复习环节,提醒学生做题的注意事项,引导他们去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以提前做好规避。
        例如,进行“分数乘法”一节的练习时,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做题容易出现审题不仔细的现象。如“一根绳子长4.5米,第一次用掉1/9,第二次用了1/9米,问两次共用了多少米”很多学生学了分数的乘法运算之后,以为直接用绳子的总长度去乘以两个分数就好了,但他们没有注意到问题中的第二个分数后面有个单位“米”。第一个分数表示的正确意思是:用掉整截绳子的1/9,也即是:4.5×1/9,第二个分数表示的意思是用了剩余绳子长度的1/9,所以,这道题正确的计算应该是:4.5×1/9+1/9。
        学生在做题时,能够仔细审题,是保证数学题有较高正确率的重要前提。教师在复习环节指出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并帮助他们加以纠正,可以减少他们因不良习惯而导致的错误,从而使得他们做题的正确率得到提升。
结语:
        要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加强数学学习的纠错,教师就必须,重视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作用。把学习的重难点纳入预习环节,学生可以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课堂探究环节,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防止错误的再发生;复习环节,提醒学生做题的注意事项等,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都可以促使学生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 宋小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易错题的提前干预策略解析[J].学周刊,2019(2):103-104.
[2] 李天良.小学数学典型易错题分析及纠正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16(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