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义英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营江学校 425300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项基础内容,同时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帮助作用,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阅读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探索精神,以饱满、热情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章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运用
引言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有效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课堂能有效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多样化,彰显教学活动的感染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价值
(一)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为小学生提供的阅读选择也日渐多元化,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完善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文阅读学习条件,以经典的阅读素材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鉴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作文水平,这对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二)丰富语文阅读教学资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依靠相应的信息资源完成教学任务。传统教学模式下,阅读教学主要依赖教材中的内容,信息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的教学资源类型也更为丰富多样,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合适的阅读学习内容用于教学工作,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使阅读教学内容更具创新性。
(三)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带来了有效的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下设置的评论功能,为提供了行使话语权的机会,学生可以充分的表达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与体会,使得学生能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逐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积累阅读储备量,开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领域。信息技术有利于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进步与发展,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助推剂。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引导的作用,所以教师的思想意识和教学水平对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所在。
对此,教师也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课程的设计,课前准备好相应的课程资料等,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活力值。另外,教师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学校也应该定时对教师展开培训,让教师充分意识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优势,帮助教师更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更高效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特点,而且很难做到耐下心来去学习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来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具体实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相应的学习,这样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好奇心,还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等。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将阅读资料以声音、视频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语文阅读知识的兴趣,进而提升课堂阅读课的教学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整合阅读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有效拓展语文阅读的局限性,帮助教师把握信息时代的特征,在保障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视野、阅读品位。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将其与语文教学结合,可有效整合教学资源。计算机技术的整合可视为非线性整合,具有系统化以及动态化的特点。不仅能够快速提取并展现出阅读教学中文本的内容、背景以及重点,大大降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板书以及讲解所花费的时间,而且易于学生直观且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四)运用信息技术灵活展示抽象内容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诸多优势,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媒介,为学生展示抽象的教学内容,使书本上的文字能“活过来”,学生也可以与文字面对面交流,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阅读结束后,带领学生对其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整理,以便日后在写作教学中使用。由于信息技术具有极强的文字处理能力,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性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将死板的文字通过图片、视频的形式表达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灵活,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而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进行。
(五)利用信息技术补充文化资料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文本资源所描述的现实世界都脱离了小学生的现实成长经历,而小学生也因此无法全面内化文本知识。针对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充分借助网络资源及时补充文化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人生经历,了解各篇课文的写作背景,优化学生的阅读感悟,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此,可直接优化学生的文化感悟,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水平。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及掌握知识的多少寻我适当的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在过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清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62.
[2]肖慧.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J].科普童话,2019(46):104.
[3]王伟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