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教育中的赏识教育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杨阳
[导读] 赏识教育强调我们对幼儿的差异性的关注和尊重,

        杨阳
        辽宁省凌源市幼儿园

        摘要:赏识教育强调我们对幼儿的差异性的关注和尊重,肯定幼儿的自我价值,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因此本研究将对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应用路径展开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赏识教育; 鼓励探索
        我国教育部规定了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基本涵盖幼儿发展所需。无论是哪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发展,这就集中体现出赏识教育的关键作用[1]。幼儿处于启蒙教育阶段,早期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应用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赏识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引导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利于幼儿的自信心建立。
        一、通过阅读引导幼儿自我完善
        很多幼儿第一次参与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中体现出胆小、退却的特点,这很大原因都是源于幼儿缺乏适应能力,因此在指导幼儿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结合榜样人物树立全新认知,融入集体生活[2]。有一次,在阅读《木兰从军》时,小朋友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花木兰代替爸爸去当兵还要扮成男孩儿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小朋友的注意,我看着他们好奇的眼神,慢慢解释道:“古代只有男孩儿能当兵打仗,女孩儿不能去的,女孩儿被认为是比较柔弱的,所以,男孩儿要保护女孩儿呀!花木兰虽然是柔弱的女孩儿,但是为了保护父亲,只好选择扮成男孩儿去当兵了。”小朋友纷纷感叹:“花木兰好勇敢啊!”、“男孩儿要保护女孩儿呀!”、“还可以保护爸爸和妈妈!”我听着小朋友的议论,感觉非常欣慰,幼儿初步建立起男强女弱的认知,且对花木兰的勇敢也有了认知,这些都对幼儿的实际生活有指导作用。
        二、鼓励为基础,体验成功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和花朵,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需要我们认真的进行呵护,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对幼儿进行最科学合理的教育已经成为了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关注的首要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自明,笔者认为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放在培养幼儿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建立自信心这些方面上,只有把幼儿的自信心充分的建立起来,才能够让他们以后面临问题和困难处理的更加从容和坦然,基于这样的原因,老师在给幼儿授课的过程中,可以积极的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通过给幼儿创设恰当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之中去感悟、去体会,以此种方式让他们的自信心得以极大的提升。老师在对幼儿进行情境教育的时候还应该注意,老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的定位保持足够的认识,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幼儿进行引导,而不是主导他们的学习方向,老师要改变自身传统教学观念中的思想,要把幼儿作为课堂授课环节之中的主体,树立老师是为幼儿服务的心态,正因为如此,老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要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动手去实践,当他们通过自己的意愿去完成教育目标时,他们就能够体会到获得成功时来自于自己内心的那种荣耀感,进而建立起他们的学习自信。


        三、要多应用语言激励策略
        幼儿和教师的主要互动方式就是语言交流,因此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充分应用语言激励策略,对于胆小的孩子,教师要在提问上给予他们更多机会和启发,这样更容易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我相信你們都是最棒的,大家可以试一试,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的”,教师采用这种鼓励性、启发性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效率。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幼儿难免会出现回答错了的状况,教师如果不能采用合理恰当的方式就会影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幼儿在以后上课的时候都不敢再举手回答问题,教师在面对幼儿回答错了的状况时要采用委婉的启发性的语言,“再好好考虑一下”“是不是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以这样启发性的语言对幼儿的想法进行二次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回答正确的时候,教师应该积极给予鼓励,激励幼儿不断努力,教师要用“说得真棒”“说得太好了”、“小朋友们鼓鼓掌”这种鼓励的语言激励幼儿。我们在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中,很容易对幼儿的表现或者观点提出模糊的评价,如只是用简单的“对”或是“不对”来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仅不利于幼儿的教育活动参与积极性提升,也会抹杀幼儿的好奇心,也不利于幼儿的自信心建立,因此幼儿教师还是需要结合具体的教育需求调整语言应用策略,“这位小朋友提的这个问题很棒,我们其他人都要向他学习”、“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呢?”……在解答幼儿的疑问时,也有的教师认为他们的这种行为影响了上课的进度,所以就斥责幼儿“怎么这么多问题”,这就阻碍了幼儿对外界探究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用鼓励性、启发性的语言激励幼儿不断发展进步。
        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每个幼儿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作家长的、做教师的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志向、兴趣等个性特点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在情境表演中,有的孩子会作出不同的动作,有的孩子会说出出乎意料的词语或唱出好听的歌曲,老师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孩子在活动中就会更加快乐,更乐意参加活动,表现自我。通过赏识教育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赏识教育是尊重差异、不怕失败的教育,要敢于放手,让孩子顽强的站起来,一次又一次的去自己尝试,在无形中发展了孩子的独立性。
五、家长协作展开赏识教育
        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非常重要,父母给孩子们营造的家庭环境与家庭氛围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个性塑造,家庭也是毫无疑问的儿童成长的第一阵地。一方面,幼师可以多和家长进行沟通,多了解孩子们的各方面情况;另一方面,幼师也可以定期组织一些邀请家长们参加的教学活动,并且和家长进行有效协作来深化赏识教育。这是一种很值得尝试的教育模式,将会让赏识教育收获更好的成效。如一次母亲节的时候,我要求小朋友们自由组合编排节目,为自己的妈妈献上最好的节日礼物。母亲节当天,我邀请了家长来参加“家长会”,当家长们进入“会场”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祝福妈妈节日快乐!然后,孩子们献上了自己精心编排的节目向自己的妈妈表达祝福。这时,台下的不少家长都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总之,赏识教育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肯定、鼓励不可或缺,教师们认清了这一点,对启蒙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而言有重要的意义。在运用赏识策略的时候,教师应该发挥指导的作用,多用优势影响孩子,才将取得良好成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