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素珍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银桂小学 广东 梅州 514471
摘要:随着当下我国教育课改不断深入以及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愈发重视,各中小学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数学作为一门贯穿学生学习生涯始终的课程,其价值意义不可小觑,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上,自然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数学背后的历史文化、人文轶事,亦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尤其要从小学生抓起,逐步激发其内心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由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重视小学数学课堂中对于数学文化的渗透,充分运用当下便捷的工具,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从数学文化的内涵意义出发,分析当下数学文化渗透现状,结合当今互联网趋势盛行的大背景,提出些许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数学文化的方式方法,希望能为广大小学教师提供参考建议,推动国内小学教育事业向前迈进。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互联网+;文化渗透;方法策略
一、引言
数学在中国已存在了数千年,从最初的先秦时期数学的萌芽,到现在的我国神威·太湖之光每秒超10亿次的运算,中国的数学文化历史悠久,韵味犹存;西方数学文化发展同样也令人叹为观止泰勒斯奠定了演绎几何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开创了逻辑演绎的新局面,欧几里得完善了几何的知识内容... ...同样的丰富多彩,千秋万代。其背后的数学文化也逐渐从最初的符号、繁杂的数学公式、抽象的数学图形,逐步发展,成为一段段数学历史。数学逻辑,培养了无数人的数学思想,甚至也被应用到了美学教学中,承载着各种教育功能。当下,数学的文化价值也逐渐被重视,应用范畴逐渐宽广,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的教育也逐渐重视。但就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现况来说,对于数学文化的渗透仍有不充分的地方,有进展,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需要广大教师结合大家力量,运用当下教学资源,转移自身教学重点目标,着重对数学文化进行传播,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素质能力,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发展。
二、互联网+给数学文化渗透带来的优势
(一)校园构建校园网,教学资源畅行
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信号基站的建立,我国基本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各行各业之间随着网络的发展,趋于紧密连接,互联网+的发展模式逐渐传播开来。各中小学、大学校园也逐步构建、完善自己的校园网,提供教学资源,帮助老师授课、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当然,小学校园内,教师是校园网的主要使用者,在下载课件、搜集教学视频方面,给教师提供了很大帮助,减轻教师负担。互联网+背景下,逐渐涌出不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教师逐步向高效、新颖的教学观念迈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提升改进。教师更能节约出时间对学生科普数学文化,带过数学历史的发展。除了校园网,教师同样还可以运用局域网进行教学资源的搜寻整合。同时,微课等新型授课方式借助网络及新媒体的优势,逐步开始占据传统课堂的时间配比,结合视频等形式,为数学文化、历史人物等作出解说,给学生带来更加完善的视觉体验,加深学生对数学文化知识的理解。
(二)互联网新型授课模式,学生理解加倍
互联网带动的新型授课模式,加之当下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吸收,而且还方便学生获取知识,消除场地、时间的制约,对学生存在的疑惑进行精确查询,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上述手段,对学生进行更加高效、一对一的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如何让数学文化在小学课堂中渗透
数学文化的从小培养,有助于使小学生养成对数学学科的敬意,了解数学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在历史的长河中,看遍数学的形成发展,感受先人在发现、研究、汇总得到数学成果的艰辛历程与精神品质,发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接受优秀人物意志的熏陶,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发现意识。
那么,如何利用好当下互联网+的优势,进行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文化渗透呢?
(一)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普及数学发展史
教师愈发熟练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授课。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等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调动学生视觉感官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记忆数学知识。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制作课件,将课本中涉及到的数学文化进行补充,表达在课件当中,在授课时进行讲解。在紧张的课堂讲授中,穿插一些有趣诙谐的数学文化,不仅使得学生教师都有短暂的放松,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实现数学文化渗透和教学质量的双重提高。比如说,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关于“年、月、日”知识的时候,可以将古人结绳记事、刻板记时等做法向学生传播。老师可以充分使用多媒体,搜集故事、图片等,帮助学生进行了解。教师也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视频讲解,使学生在趣味儿中对数学文化丰富的发展有所涉及。
(二)运用互联网技术,给学生延伸课本学习内容
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备的运用,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学生自我学习意识不断提高,对学习内容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不排除有些学生求知欲很高,觉得书上现有的知识内容不能很好地满足他们自身的需求。小学数学老师在对课本内基础内容进行达标教学之后,对于课本涉及到的数学文化简略部分,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进行一定内容的拓展,满足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背后的数学文化,了解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讲述数学伟人对于数学研究所体现的意志精神。让学生从小培养不畏艰难、打破权威等思维意识。比如欧几里得在完善几何应用研究的最后阶段,侵略者突然闯进其家中,但他不畏强势,不惧周围形式变化,仍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当苦苦计算终于得出相关结果时,欧几里得大喊,最终也被敌人残忍杀害。这体现出欧几里得对于数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告诉学生们数学这门学科凝结着多少前辈对它的奉献。
(三)充分使用网络资源,给学生渗透内在数学思想
数学文化不局限于历史人物、数学发展史,数学思想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数学文化能够调动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老师的思路当中。通过对于解题步骤的理解与运用,以及对各类数学方法的熟练掌握,学生有能力运用不同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能力也随着一次次的练习得到印证和锻炼。数学并非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学科,重点还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网络教学资源,按照解题方法等,对试题进行归类整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比如讲授图形的“平移旋转”时,代入“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最值”思想。之后学生再遇到这类问题,能够根据以往知入手,对于后续阶段的数学学习,以及其他理科学科的学习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学生思维逻辑方面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开拓思路,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对事物理解更加深刻全面。
四、结束语
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育部提倡的教学方式和观念都有很大程度的转变,新型授课模式,提升了课堂效率和质量。但对于课堂教学中数学素养渗透的重视,并非短时间内就能养成。小学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数学文化培养的重要程度,结合互联网授课优势,逐步摸索,将数学文化带进课堂,培养学生文化认知,从小抓起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丽贞.互联网+背景下促进小学数学课堂小组有效合作的思考[J].中国新通信,2020,22(23):190-191.
[2]程玲霞.“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小学数学情景教学应用概述[J].试题与研究,2020(30):66-67.
[3]刘丽翠.“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考试周刊,2020(85):79-80.
[4]王世香.“互联网+”背景下甘肃省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农家参谋,2020(18):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