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张小梅
[导读] 在新课改理念推动下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张小梅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景园小学  163712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推动下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素养是指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作为一门需要长久积累才能得以提高的学科,小学作为学生系统性展开语文学习的初始阶段,需要教师结合整个语文学科的教学以及当前学生发展的诉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类型,加强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

0.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都尚未完善,在教学中很大程度需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教研方向。在素质教育全面推广和新课改理念深入落实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类创新的教学模式被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此需要具有辩证的认识,结合实际学情和教学内容,将新型的教学模式的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有机地进行整合。
1.现阶段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意义
        语文素养的培养需要贯彻于整个义务教育中,而小学低年级作为初始阶段,其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而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禁锢,教学内容主要是生字生词的学习以及习题的训练为主,教学侧重与知识内容的学习,缺乏情感等内容的教学,没有将语文素养有效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得学生缺乏发展自身素养的机会。同时语文素养的发展需要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和积极性,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单一严重的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1]。
        语文作为一门立德育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不仅包含语文知识,还有其中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的教学,以及对于审美情趣和能力的培养。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智育、美育内容,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解决了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较少、社会经验不足而导致的判断是非能力缺乏等情况。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符合新时代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同时也是对于教育改革的积极响应和深刻落实,同时也符合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烈等实际特点。


2.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培养有效途径
2.1深度挖掘教材的作用
        无论教师进行怎样的教育教学创新,其根本仍旧是在于教材的内容,作为由众多教育专家和专业语文教育工作者设计编选的书籍,充分体现了编者对于新课改下教育改革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时需要立足于教材,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外,需要深入的挖掘教材中有益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内容。同时将教材和其他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以教材为主要内容,其他教学资源起到激发兴趣或补充等辅助作用,通过丰富教学的内容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我爱故乡的杨梅》这节课中,教学的目标分为几个层次,首先是对于生字生词的掌握,其次是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手法,然后是了解作者通过杨梅所表达的热爱家乡之情,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介绍自身喜爱的水果。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的优势,将图片、视频、音频等优秀的教学资源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杨梅以及作者的故乡。在新课导入结束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类似的文章进行仿写,让学生根据故乡的某件事物表达对于家乡的热爱。通过这样的教学实现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素养的提高。
2.2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
         传统语文教学由于学科化的影响,导致教学内容主要偏向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而语文作为母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改善部分学生腼腆胆小、不敢再外人面前说话的情况,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说出自身遇到的疑难和问题,让教师能够准确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症结所在,有效的改善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有助于实现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转变,同时教师的引导能够更具有针对性,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模拟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或者通过举办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等形式。在演讲主题或辩论的论题选择中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确保活动的有效性[2]。
2.3绘本阅读应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绘本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形式,具有强烈的童趣特征,同时符合小学生处在直观的认知思维阶段。通过绘本阅读实现生字生词等基础知识的拓展,不同类型的绘本所蕴含的情感内容和自然哲理都较为丰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要深入绘本所表达的内涵以及文化品位,使得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其中的情感内涵。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品质以及审美情趣等都得到有效的提高[3]。
3.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通过教材、口语表达、绘本等各个方面综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中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小玉. 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 000(041):203.
[2]倪丽玲. 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000(6):0325-0325.
[3]周静丽. 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 魅力中国, 2017, 000(023):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