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娟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柳城高级中学
【摘 要】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最注重的是提高学生们的读写能力,并且在学生掌握之后如何让其更好地运用。高中的教师应该抓强锻炼高中生们进行读写联系,读与写相互作用,进而增强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探究能力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最注重的是提高学生们的读写能力,并且在学生掌握之后如何让其更好地运用。高中的教师应该抓强锻炼高中生们进行读写联系,读与写相互作用,进而增强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下文将会提出如何高效进行读写结合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全面认识读写教学
一些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没能认清阅读、写作、考试成绩三者的关系。在他们看来,阅读时间过长会影响教学进度,而学生的成绩也会因此而下降,所以在教学活动中,高中语文教师为了完成应试教育总是试图剥夺学生的阅读时间。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教师应该保证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因为高中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对语文学习起到帮助作用,也有利于其他科目的学习。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就意味着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当学生具备较强的发散性思维时,他们就会在作文写作中有话可写,写作能力也将因此得到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应该认清阅读和写作两者的关系,即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开展读写教学,在读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写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创新教学内容,强化师生读写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高中语文阅读不能单凭兴趣而进行,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教师的阅读教学都是具备较强综合性的活动。不同的阅读内容,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为了实现高中语文读写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和学生首先必须树立良好的读写意识。对此,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体现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其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这有利于阅读素材的积累,也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就那么几种,或是教师选题引导学生阅读,或是学生自由阅读等,这些教学方式一直沿用至今。然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阅读方式已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了,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借用PBL的教学思想,基于问题导向开展阅读教学,使学生能够带着思考去阅读,在阅读中提升写作能力。教师将PBL教学方法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主题的选择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效率和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若选择一个良好的主题就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加快教学进度。所以,教师在选择主题上要考虑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心理情况,要以学生为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贴近生活的话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学习《祝福》时,教师可以使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方法向学生提问。
“《祝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祝福除了字面的意思还有别的含义吗?”组织课堂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动手写一条祝福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如果一个人对什么事感兴趣就一定会做好,高中生也是如此,只有培养他们在读写方面的乐趣,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应该积极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进而使其摆脱对写作的恐惧。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们鼓励,让他们提升自信心,激发他们更深厚的兴趣。
四、日常积累,培养学生读写思维
读写能力的提高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进行长期的积累和练习。读和写不分家,紧紧相连,学生们只有具备了充足的阅读积累,写出的文章才会是好文章。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注重多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式。学生们学习语文时最先接触的是单字,然后是词语,再演化为成语,句子由词语组成,要想写出完整严谨的句子必须先提高自身的词汇量。
教师可以运用词性这一方面让他们对词语进行分类,或是同义词反义词之间的变化,把这些词语带入到相应的语境中具体使用。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也可通过自己提高自身的词汇积累量,比如:用一段完整连贯的句子描写周围的、不经意间看见的景物,提高写作能力,重视整体,阅读文章时注重分析文章的句子结构,更好地学习,进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比如:给学生一些词语或一些诗句,或一些事件,让他们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关联,或前因后果的内在关系。
五、教师指导,掌握写作技巧与方法
近几年,盛行在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指令,让考生在真实情境下发表看法,对事件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对考生提出了较高的写作要求,需要学生更多的阅读、写作的积累。鉴于此,教师进行写作思路点拨、方法指导时,可以引导学生把从课文中新学到的写作知识、写作技巧,及时通过写作实践内化为写作能力。如:苏洵的《六国论》虽是古文,但其精巧的论证布局是议论文结构借鉴的典范,尤其对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思维导写有启发价值。笔者将其中的思维模式归纳如下:开篇用简洁的语言转述材料,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紧扣观点就事论事,简要阐述、强化观点;文章主体部分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六、课外阅读,做好写作素材积累
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采用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那么,在课外的学习当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外学习能力,应更加注重对学生读写结合的要求,在阅读中写作,在写作中注重运用阅读当中学习到的知识。比如:刚开始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时,我要求学生们第一件完成的事情就是,让学生读一些名篇名著,如:《三国演义》《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作品,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心智方面达到了较好的发育阶段,适合去读一下名著作品,在名著作品当中体会作者所描绘的这一场景下的人物特点,并对作者刻画的每个人物形象做分析,理解作者采用的写作方法,并进行记录。在读完这些作品之后,我会鼓励同学们写读后感,借鉴并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将作者的方法合理的应用自己的写作当中。
总之,高中是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进行读写结合对促进他们教育有很大意义,这贯穿于他们高中语文的始终,读写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只有激发学生对阅读与写作的兴趣,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表达能力,促进他们的阅读和写作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