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山东省益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摘要:语文做为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可或缺的条件。小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了解和认识能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念,还能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只是希望学生能够扩大阅读量和提高阅读速度,更是希望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阅读内容,对所读文章有自己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经典诵读;整合
引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喜欢听故事,更愿意自己读故事,在学生还不认识字的时候,他们就喜欢翻看绘本,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让学生保持这种可贵的想象力,通过阅读来促进学生的思考,把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一种重要内容,安排好教学,并且要做好阅读的引导工作。教师要想提高阅读的效率,就要善于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把阅读的书目进行分类,结合课本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穿插,并且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为了让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落实到实处,教师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借助家长的力量来实现阅读。
1传统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语文课堂发展停滞不前。一方面,老师受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在阅读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这导致学生过度依赖老师的教学阅读,自己却未进行独立阅读,更谈不上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了;另一方面,老师也并未采取恰当的方法创新教学课堂,这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阅读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年龄等原因都直接影响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2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
2.1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群文阅读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得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况且群文阅读的对象是学生,老师更应该摒弃传统课堂上自己的“主导地位”,鼓励并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中的主人,进而激发他们对群文阅读的兴趣。小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的进行阅读,遇到问题时自己思考,通过查资料或向他人请教的方法及时解决,如若不然再向老师请教,切不可过度依赖老师的教授学习。群文阅读是从整体把控,并非需要做到“字字落实”,学生的整体理解更能帮助他们收获更多,同时也真正的让他们从“海量阅读”中理解文章内涵,如此收获必定能激发学生们对群文阅读的兴趣。
2.2努力创建开放性课堂
语文课文所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且知识结构较为复杂,此现象直接导致语文课堂不具备活跃性,许多学生在此环境下学习较易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与此同时,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具备理论性,教师仅进行语文知识的灌输,此现象加重了学生的倦怠情绪。因此,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构建较为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及时构建开放型课堂,使学生能够将自身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展现,使学生在遇到重点难点期间能够积极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形成课堂互动。为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思考能力得到提高,应及时构建开放性课堂,保证学生能够受到正确且合理的指导。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及时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个人特点及学习情况,及时制订针对性教学方案,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知识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对问题进行思考及讨论,使学生能够在讨论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及探索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进而形成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模式。
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策略
3.1引导学生对诵读内容进行深度的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要想让经典诵读对学生产生更深远的价值与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时一定要注重学生主观思维的发挥,让学生能够对诵读内容产生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时,可以将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试着自主进行对于诵读内容的深度思考,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诵读思维,还能让学生在诵读学习过程中寻找到正确的思考方式,以推动学生在诵读学习中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自主地对诵读内容进行深度思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直接带领学生进行古诗内容思考的局限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思考这首古诗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学生带着思考进行诵读,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促使学生在诵读中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筛选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总结概括能力等多项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在经典诵读学习中的综合性成长,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经典诵读的教学价值。
3.2运用信息技术,助力阅读教学
在高效率的阅读教学内容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互联网资源的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语言创新能力,因为只有在快乐自主中获取知识,才能够转化成学生内心深刻的感受,才能够灵活运用,以至不断创新。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语文学习中事半功倍,能够成为学生时铸就梦想的文化动力。由于小学生年龄的限制,很难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知识,教师还可以进行补充教学,完善学生的基础知识,陶冶情操,运用视频这个形式,就能够克服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轻松地掌握重点知识。比如,在学习到《小壁虎借尾巴》的时候,我找来了有关壁虎尾巴的讲解的录像,作为资料让学生们观看,通过观看视频和课文内容一一对应,让学生在头脑里有一个清晰的画面。这样让一些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了图像,刻在学生脑子里。通过这段录像,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大自然的奥妙,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产生阅读的兴趣。
4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的整合
①发展专业素养,更新阅读教学观念。我们应该明确群文阅读背后是阅读教学观念的巨大变革;阅读教学是在新课改以教学为目标的指向下,建立在“结构-解构”语言教学观上,指向教学并坚持学生主体地位,侧重阅读策略和方法的掌握、增加学生阅读量的一种高效阅读教学模式。教师应该以此观念作为理论指导,改进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②灵活选用模式,不生搬硬套。课堂教学结构不应该是固化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一种“液态”的,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偶发事件,随时作出调整,不拘于某一种固定的模式。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符合这一模式的就是群文阅读。换句话说,模式并不是辨别是否是群文阅读的必要条件。群文阅读模式来自实践,教师应该选择最合适教学目标的方式。
结束语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和经典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对于学生更好地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完成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对群文阅读和经典诵读教学提起充分的重视,并对目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和经典诵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的探究与分析,寻找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促使学生能够在群文阅读和经典诵读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收获,以此推动学生在群文阅读和经典诵读学习中的全面发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群文阅读和经典诵读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鲍宗付.关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整合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4.
[2]赵娟红.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整合探究[J].汉字文化,2020(2):25.
[3]辜雅雪.探讨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教育信息化,20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