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朱德英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广大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与城市地区的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朱德英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百顺中学  512427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广大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与城市地区的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中学语文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更是成为了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积极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与优化,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农村地区;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学模式;创新
        语文作为中学阶段最为基础的教学课程,主要由听、说、读、写等几个板块组成,其中写作教学作为学生语文知识的输出,集中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但是在现阶段的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一部分教师由于自身教学理念或专业素养的不健全,采取的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严重的影响了农村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积极的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性的运用与实施,以此实现农村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通过写作教学情境的创设,实施趣味性教学模式
        中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学习的注意力仍然容易被具有趣味性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的通过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通过具有趣味性、吸引力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实现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激发,促进有效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
        首先,教师可以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通过实践性活动的开展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实现写作积极性的激发。如,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说明的顺序”的训练时,教师就应在引导学生进行说明文写作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对事物进行实践性的观察与了解,并根据自己观察的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说明,以此实现学生观察能力、文章构建能力以及写作表达能力的提升。
        其次,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具有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感受的深化,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中学阶段的学生社会参与程度较低,生活阅历相对欠缺,情感感悟能力也相对缺乏。因此在进行写作训练中,很难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行有效的表达。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积极的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此深化学生对写作题材的认知,有助于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通过阅读教学的融合,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两项教学内容,两者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的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进行结合,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实现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以及写作技巧的提高,促进写作教学效率的提升。
        首先,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使其养成摘抄、批注等阅读习惯,实现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多元化的课外阅读活动,并在教师的引导中进行读书笔记的记录,对阅读过程中的佳词妙句进行有效的摘抄与积累,实现学生知识储备的增强,在厚积薄发中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其次,教师还应结合阅读教学,开展多元化的随文练笔训练活动,实现学生写作能力循序渐进的提升。随文练笔是读写结合策略实施过程中常用的写作训练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写作基础,通过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如,教师可以在《最后一次讲演》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演讲稿的仿写,也可以在学习《卖炭翁》一文时组织学生进行改编,进行文章的改写训练等,这样就使学生逐渐消除了对写作教学的畏难情绪,实现了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激发。
        三、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实施信息化的教学模式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辅助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到了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实现了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技术的有效创新。因此,在农村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将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进行融合,以此拓宽写作教学的空间以及学生作品发布的空间,实现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以及写作积极性的激发。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实现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提升。如,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改写”的写作训练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在观看以后,通过将电影与原著进行对比,进行改写技巧的掌握,以此实现了学生进行改写训练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其次,教师还应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构建自主学习的电子平台,以此实现学生写作交流、写作分享形式的拓展。电子学习平台的构建,拓宽了学生写作学习以及发布的空间,学生通过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发布,在共同批改与评价中,感受到自身的写作差距,并在不断的反思与提升中实现自身写作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要趋势。因此,这就需要农村地区的教师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趣味性、读写结合、信息化、合作化的教学模式,以此实现写作教学形式的优化以及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提升,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雷.国学经典诵读不仅仅是单轨道[J].教育革新.2019(08)
        [2] 魏丽丽.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J].亚太教育.2016(23)
        [3] 刘孝霞.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J]. 参花(下).2020(03)
        
        [4] 叶杨.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农村中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融合模式的构建[J]. 甘肃教育.201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