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南城第一小学 2743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现在考试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越来越重视,因此,传统的机械教育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应逐渐引导小学生培养一种数学思维能力,然后再指引他们用这种思维去解决遇到的种种数学问题,小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更多,并发现用数学思维解题更容易些。小学数学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的课本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逻辑思维能力,具体是指通过对于某件事物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评价过程来进行合理性思考的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数学思维中的核心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逻辑思维能力是他们在学习小学数学知识时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这同样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的。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数学能力,并能够帮助他们利用数学知识来处理身边的数学问题。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应利用科学合理并具有针对的教学措施来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1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学习不单单是学会加减乘除,知晓一些基本数学概念,而是应该领悟数学思想,逐渐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让他们类似于通晓古今中外的典史一样通晓数学的逻辑。只有具备数学思维能力,才可以实现灵活变通,遇到数学题才可以举一反三,或采用多种途径去解决同一数学问题,这才是学习数学的最高宗旨,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用兴趣来激发学生的热情,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从思考过程中掌握学习数学的要领,渐渐培养成数学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切实保证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可以为他们所用,是他们所需。
2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
2.1为学生营造数学情境
小学数学老师在授课时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数学学习情境,正所谓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从身边的知识开始引入数学概念,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数学并热爱学习数学。小学生从生活中一个个典型的案例中找寻数学的痕迹,渐渐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就会远远超越课本和课后习题。另外,借助数学情境进行授课,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听课状态,并且不容易走神,这样一方面达到教学纪律的维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学效率,事半功倍。例如在讲解加减法的这一部分时,可以引用生活中买卖的实际情景,请一部分学生做商店老板,另一部分做顾客,教师制定商品价格并且给两位角色一些“纸币”,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买卖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这样的情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数学感念,事半功倍。
2.2将新知识穿插在旧知识中
对于小学生而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往往比较慢,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借助学生这个特点,在讲新课时穿插着旧知识,实现良好的过渡,让学生快速接受新内容。这样一方面实现及时复习;另一方面实现新、旧知识点融会贯通,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应用这部分数学知识来解题,大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数学老师应提前备好新课内容,并找寻与该堂新课内容相关的旧数学知识点,完美衔接好二者,既不突兀又很简单的实现过渡,保证小学生思维在新知识点面前不会断层,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是有利的,但对老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老师在备课方面要花点功夫。例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同时回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形状,这样在总计表面积公式时,学生不会感觉十分突兀, 能够从原理上理解公式,方便之后的使用。数学是一门逻辑关系很强的学科,教师必须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
2.3将数学难题剖解为简单题目
小学数学是基础,为了保证每位小学生都可以跟上老师的步调,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做好学生掌握情况的记录,当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遇到难题时,老师要巧妙地化难为简,重拾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不会在小学阶段就放弃对数学的学习,要知道数学在每个人一生的学生中都占据着巨大的比例。化难为简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将一道难一点的数学题目肢解成多个简单的小题,学生先通过解答简单题目再融合起来解决大难题。从简单问题过渡到复杂问题实际上就是一种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多进行一题多解的教育,让小学生明白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和数学题目的灵活性。
2.4确定好"教"与"学"的地位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老师要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归还于学生本人,让他们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启发。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往往过重的在乎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忽视了学生的重要性,所以这样的教学工作往往只有"教",而学的人却被遗忘了,所以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改善这一局面,老师应正视自己的教学地位,做好引路人的职责,更好地去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管教师在课上讲的怎样天花乱坠,只用学生真正自己去分析,做题,应用,才能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因此教师课上必须留出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教师还要根据学生课上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同时在课下作业中也要,注重学生的解题步骤,不是简单的只要一个答案,而是从作业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增加作业的针对性,使学生做到听练结合, “实践出真知”。
总的来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对于学生思维形成规律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分析,并为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学生们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光武.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下旬刊),2020(04):75.
[2]张永生.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151.
[3]汪含全.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1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