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有华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雷中心小学 364116
【摘要】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好奇心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趣味性教学法,以有趣的课堂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相关知识,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本文就趣味性教学方法开展的意义以及开展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今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趣味性教学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低年级学生主要是一、二年级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学生多是刚接受学前教育,在步入小学后往往很难及时转变自身的学习理念,完全适应小学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三大学科之一,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引导,帮助学生培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及学习质量[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课堂形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需求。
一、趣味性教学法应用的意义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生今后学习活动开展、未来发展中均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然而,数学相对于语文、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而言,数学知识的逻辑关系更强,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有限,其学习起来往往觉得具有一定的难度,若教师没有做好引导,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那么,就很难让学生以充分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这对于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及学习效果均有不利影响。而趣味性教学方式的应用则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科的乐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渐构建高效课堂。
二、趣味性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重视手脑并用,开展趣味教学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性格活波好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约束能力较为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避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是要顺应学生的天性,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避免学生产生烦躁、厌恶情绪。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特性,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做到手脑并用,让学生在趣味性较强的动手环节中对所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掌握与锻炼[2]。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画一画”等动手实践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也可以通过游戏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比如在学习“比较”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拿出8个苹果,一组放5个,一组放3个,让学生通过直观地观看苹果数量来形成多、少的概念,然后将数学概念与学生认知进行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比较;再比如,教师可以选取班级上两个身高差距比较明显得同学来进行“身高与身高比较”,这样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与参与能够更清晰的认知所学内容,形成相应的数学概念,促使课堂效率得到提升。
2、合理设计游戏,提升参与热情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稳定性差,学习过程中容易分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来合理调整课堂活动的开展方式,比如,有研究显示,5-7岁的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多在15-20分钟,7-9岁的儿童多在20分钟左右。故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在学生完成15-20分钟的学习后适当调整学习方式,以游戏的方式来改变教学形式,如,可以通过《你玩我猜》的方式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呈现,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强化巩固数学内容,同时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再比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巩固对加减法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设计“找朋友”的游戏,在学生身上贴上剪好的数字贴或公式贴,然后戴着公式的学生需要对自己身上的数字进行计算,然后去找身上贴着相应数字的同学配对;若学生没有成功配对,则视为游戏失败;若成功配对,则可继续进行游戏[3]。这样通过开展趣味游戏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热情,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反应能力,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非常有帮助。
3、合理编制儿歌,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对于儿歌阅读的兴趣较大,同时儿歌还有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等特点,合理的对这一特点进行利用,经数学知识编入儿歌中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帮助学生记住相关知识。比如,在学习《10的认识》时,教师就可以编制相应的儿歌,将10的集合编制其中。如“2828手拉、3737真亲密”等等,让学生在唱儿歌的过程中强化记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10的组合。
4、注重评价作用,做好教学引导
小学生往往比较重视教师的评价,对于教师的评价往往有比较明显得反馈。因此,在利用趣味教学法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加强对学生评价的重视。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评价与表扬必须要中肯,并且贴合实际,合理把握表扬力度,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爱护的同时,避免因为过分表扬而起到反作用。比如,对于性格较为内向、腼腆的学生,在其发言、主动交流、参与活动时,教师就需要及时进行鼓励与肯定;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需要教师在其不断努力时予以肯定与表扬。促使学生更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提升教学效率。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趣味性方式开展教学,通过游戏、情景创设、编制儿歌等多种途径来丰富课堂形势及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相关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小燕. 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 读与写, 2020, (01):184.
[2]潘培琛. 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 (11):40.
[3]李文杰. 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神州旬刊, 2016,(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