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 黄田
[导读]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极强的复杂性与抽象性,

        黄田
        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坡腾小学 广西河池 547500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极强的复杂性与抽象性,学习内容多是关于空间几何图形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即数字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变问题。但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逻辑能力还未得到全面的培养与发展,这便要求了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能够以直观的、简单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描述。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成为了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将以数形结合思想的概念出发,对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与价值进行分析,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应用策略。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在整个小学数学中,数与形是整个数学教学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首先要对数形结合思想有着高度的重视与了解,其次,通过数与形之间的转化来降低数学教学难度,以更加简洁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从而为提高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水平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与价值
        (一)将抽象问题直观简单化
        小学教学的设计核心是课堂目标的建立,而目标的建立要在实践过程中得知,因此,在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对数学习题进行解决。例如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点时,教师要清楚地了解本堂课的教学主要目标是什么,同时利用数学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新知识。在学生进行新知识了解前,教师可适当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因此,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数学知识教学,能将数学知识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降低数学习题的难度,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增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见较为抽象的复杂性问题,这时教师便需要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的问题以直观、具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而图形便是最好的展现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将复杂问题具体化,以图形的形式进行展示,从而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数的策略
        数学兴趣需要从小培养,因此在小学阶段家庭与学校要注重对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古代再进行生产与交换的过程中应用的结绳计数,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演变为现今的数学。在古代人们利用实际的事物代替抽象的数字,因此在古代,数形之间的交换就已经存在。教师在对学生介绍数形结合思想时,可借助小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数形结合,数字是一种特殊存在的抽象数学符号,代表着许多的真实意义。当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有着大致的了解后,教师在进行数字图形教学时,学生能够自主的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对数学知识进行相应的转变理解,使得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前,要求学生进行自我预习,让学生自主尝试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时,教师可借助一定的道具,将分数以直观的图形形式展示于学生,类似一个圆形卡片,将该圆形平均分成若干份,拿出其中一部分,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是整个圆形的几分之几。教师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将分数的抽象意义转变为直观的图形象征,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图形来了解分数的具体意义。相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能将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的形式进行展示,降低数学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二)强调运算教学
        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仅能够帮助教师以更好的方式进行教学,他还能帮助学生在进行数学运算时以更加简便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数学知识中有绝大部分是以模糊的定理存在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会因为定义的模糊性无法了解知识的真正含义,导致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应用知识进行习题解决。因此,在教师对模糊的数学定理进行教学时,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直的形象的教学理解数学定理的真实含义与运用方式。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具体的事物图像,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解决问题的水平。
        在教师进行较难理解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先通过相似的数学知识进行引导,进一的将新知识代入旧知识中,让学生能在旧知识的理解上对新知识进行消化,例如学习异分母相加减的知识学习时,教师可借助同分母相加减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计算过程展示,加深学生印象,从而提高学生对模糊定义的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同时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加深以往的数学记忆。为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解决问题
        部分的数学题目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所以,在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于知识教学与解题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需要认识到,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拥有理想的成绩,还要重视问题的发现、问题的解决与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数学的学习核心无非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复杂难懂的数学问题,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转换复杂的数学语言为直观简洁的对应数学图形。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数形结合思想,以更加完善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提供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难题,提高学生解题水平。
        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人生中的起跑线,在教师进行知识教育时,要充分的了解到学生的真正需求,并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此,在数学教师进行数学知识教学时,要充分的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降低学习数学的难度,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琴琴.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97.
        [2]沈国强.以形助数 化难为易——试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0(08):59-60.
        [3]张遂保.“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