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情境教学的有效措施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朱瑜芬
[导读] 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

        朱瑜芬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河口镇河口小学  516723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与抽象性,而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数学能力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生活化教学情境能有效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将数学知识更好的运用到生活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有效措施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征,加上小学生年龄与认知能力的限制,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各种教学形式应运而生,生活情境教学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通过身边熟悉的事物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通过合理的生活化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意识,使学生能灵活的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准确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理念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且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要想顺利的开展生活化情境教学,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理念,理性的认识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用实际生活来为学生举例,还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深挖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只有具备了正确的生活化教学理念,才能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解决能力,也能使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二、通过联想联系生活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先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然后引导学生将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判断能力。例如,在学习“比一比”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举例说明:“骆驼和山羊的高矮比较”,学生脑海里就会形成一个情境,学生就能立马明白骆驼比山羊高。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合理的联想,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再或者学习“年、月、日”这一课时,学生可以联想到现实生活,了解年月日的现实意义以及应用等。学生根据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三、利用多媒体联系生活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并取得到很好的成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生活中的情境演示出来,使学生能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到知识点,例如,在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组合图形,如房屋建筑,然后通过动画的形式将组合分割成多个标准的图形,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随后教师引导教材内容,这样学生的思路也可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教材中一些复杂的内容,通过视频、图像等形式,直观的呈现给学生,更方便学生了解与记忆。

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四、实践操作联系生活情境
        在小学数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来联系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组织购物游戏,让学生模仿现实购物的情节进行交易。教师分别分发给学生一些物品与对应的价格标签,然后让学生进行实践,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实践情况进行指点与评价。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小学生顺利的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轻松,而且还能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布置生活化作业
        除了课上的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以加强对知识的巩固。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不是让学生不停的写练习题。在作业布置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如学习“统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校园中有多少颗树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的运用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联想,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从教材中发现生活元素,也将生活元素运用到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可以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多彩。
        参考文献
[1] 李文静.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的策略分析[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 2018
[2] 黄彩花.?巧设情境,主动参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9(11)
[3] 薄珊珊.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景模式研究[J].新课程(上).2019(10)
        
        
        
        
        作者简介
        姓名:朱瑜芬
        出生年月:1981.08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广东省汕尾市
        学历:本科
        现职称:小学数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