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山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河南省信阳市 464100
摘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是人类健康的重要防线。在一个健康的中国这一工作只能被加强而不能被削弱。本文介绍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所面临的新时代要求,以及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与障碍,特别提出了对新时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完善与巩固的建议。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体系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公共卫生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结构,明确了具体的职能、组织、筹资和工作的原则,在这一过程中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运行资源得到了有效保证。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我国在卫生健康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应指出,新时期内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也给我国的疾病预防工作造成了新的挑战。因此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我国需要结合自身国情,更好地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才能够建设一个更加健康的中国。
1.新时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1.1疾病预防的刚性需求加大
新时期人民群众对于疾病预防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大,而以各级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国家卫生健康网络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正是由于上述系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传染病才能不再每天威胁中国人民的健康,人们的正常工作才能稳步进行。现如今,社区和医院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主要战场。由于当前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系统没有有效地将治疗和预防结合在一起,因此许多地方卫生部门试图简化疾病预防控制系统。2020年的新冠肺炎疾病证实了,如果疫情在流行之初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并且蔓延开来,社会将陷入停顿且经济将遭受重创,我国部分地区现有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系统不足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控制,针对这一现状,医疗机构、医学研究所、政府部门和公众的支持与合作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建立新时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1.2医防融合工作进展不佳
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比,医院经常进行密集的医疗卫生操作,并且有资金和实力对医护人员进行多次培训,从而能够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如果有某种机制可以激励医护人员从医院流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那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拥有足够的高技能人力资源来应对关键时期医院的流行疾病。但是实际上,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两个体系是相对独立的,缺乏高质量的人员交流和沟通机制,并且由于医院的薪资往往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高,因此优秀的工作人员往往会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转移到医院。此外,医防融合工作进展不佳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才培训。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实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制度,预防和疾病控制的技能培训与临床医生的技能培训存在差别,这使得疾病的预防控制以及临床医学实践最后形成了两种技能体系。最后的结果就是,疾病预防控制人员难以与医院工作人员形成技能上的沟通,疾病预防控制设施与卫生设施在技术上被“隔离”了。另一方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的各个专业间也存在较多的障碍和相互独立情况。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的医防融合工作进展较慢,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长期发展有待增强。
1.3基层预防工作有待提升
作为国家设置的公益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自己的权力和职责,包括管辖范围内医疗和卫生设施,城市卫生组织和农村社区(镇)卫生中心的管理和卫生服务,这些机构从事疾病预防工作,并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但是,初级保健医疗机构以临床实践、和防控结果为中心,这意味着基层疾病控制工作需要一支充满挑战精神的人才团队支持,他们应当了解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但是目前的许多调查表明,目前许多基层的疾病防控团队很难领导一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这主要是团队本身的整体素质不高所致。第二,许多基层团队的实践经验过少,由于我国大多数医疗工作人员均具有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医生执照,因此与医院体系独立的疾病预防基层组组难以长期获得充足的实践经验,结果疾病预防工作人员在培训后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其专业技能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医疗设施则与此相对应,其员工通过直接与患者和疾病接触,员工的技能、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并且可以通过定期的实践和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2.新时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2.1合理利用疾病预防预算
扩大疾病合作网络需要在全国各地的初级卫生保健和医疗机构中,将疾病预防和控制纳入其合作体系的核心职能中,并且公共财政也要大力支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除此之外,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如今已日益需要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以及合作体系发展。从多渠道获得资金到增加财政资源和增加服务采购,我国的卫生健康体系有必要进入新的财政援助时代,有了足够的财政资源,卫生健康机构就可以安全地购买服务并吸引有影响力的机构参与疾病预防和控制系统。与此同时,通过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卫生健康机构可以购买质量更好、更加便宜的疾病预防控制药品与服务。卫生健康部门应当继续扩大服务采购,改善绩效评估模式,做好财务资源管理工作。
2.2增强疾病防控信息化水平
随着计算机整体能力的不断提高,信息数据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代表着人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以传染病信息的报告和使用为例,在多年手工编写“增量统计摘要报告”之后,我国逐步建立了全国性的信息化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这一系统可以有效地汇总不同地区的传染病发生率,这有助于国家进行疾病预防控制的宏观决策。但是,仅仅获得有关发病率的信息是不够的,疾病预防部门还需要了解人口分布信息、实时天气信息、环境污染信息、人群流动信息、疾病治疗信息、每日死亡数字等。疾病预防部门只有结合了这些信息并实时进行动态分析,才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病,并将对疾病的控制能力真正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像国防一样,与疾病作斗争需要最先进的设备和最优秀的人才,疾病预防部门只有获得更多公共资源,才能确保设备越来越现代化,专家团队越来越强大,促使整个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与时俱进,提高技术研究水平。
2.3完善疾病预防网络
完善疾病预防网络是疾病预防和控制发展中的两个关键要素。为了使大型复杂的组织具有较高的执行力和强大的动员与收集社会资源的能力,这一组织必须依靠有效的自上而下的法规实施。特别是,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跨越区域边界调度医疗资源,这不仅鼓励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人员、财务和物资的部署和共享,而且还可以鼓励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人员,财务和物资的分配。联网的系统严格的组织结构可以意识到层次上的责任,约束每个人都履行自己的疾病防控责任。此外,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人口众多,并且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口疾病结构差异很大,因此建立权威的疾病预防体系是重要和必要的这也是我国开展卓有成效的疾病防控工作的基本的组织保证。
2.4坚持全国疾病预防一盘棋
在疾病预防方面,我国应当加强群众的参与力度,而不是削弱群众的参与力度,这也是具有中国社会主义色彩的公共卫生活动的特征之一。这具体表现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武汉地区一方有难,全国各地八方支援,亿万人民聚集在一起互相帮助,共同分享悲伤和喜悦。除此之外,大量的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以各种方式致力于与该流行病作斗争,并以此取得了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需要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的参与,而合作则是这一参与的基础。从传统的角度来看,我国还需要将社会和经济发展与疾病控制相结合,加强政府责任,并鼓励医院、企业、公益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为了保证疾病防控工作得到及时执行并在和平时期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疾病防控系统的协调机制只能得到加强,而不能被削弱。
3.结束语
本文总结了对新时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笔者认为除了对疾病防控体制的改革,另外一方面也要让疾病防控信息传播机制不断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胡光宇,李蔚东.新健康革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疾病预防控制局.2017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