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碧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仓山院区 福建福州 350002
【摘要】目的:讨论中药房药师开展中药学服务的方式与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接受中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医学观察对象,以治疗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前者实施基础中药学服务,后者实施优质中药学服务,而后观察两组相关中药治疗指标及中药学服务认可度。结果:研究组对中药作用机制、煎煮技巧掌握情况及治疗依从性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药学服务认可度的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P<0.05。结论:中药房药师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利于提高患者对中药作用机制及煎煮技巧的掌握度,增强其遵医行为,缩短治疗时间,且其对此服务模式十分认可,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房;药师;药学服务
药学服务是指在药学专业人士向社会或患者提供专业化药物学服务的一项内容,药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完成相关药物的供给以及调配工作,随着当前我国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就医患者较为重视中药房药师的服务水平以及专业水平[1],因此,中药房药师应积极开展药学服务以进一步提升中药房药学质量,提高患者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基于此,本文对中药房药师开展中药学服务的方式及效果进行了探析研究,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接受中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医学观察对象,以治疗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患者基本资料存在同质性:对照组:性别: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33.7±2.8)岁,患病情况:皮肤病有24例、高血压有10例、胃溃疡有11例、其他有5例;研究组:性别: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33.6±2.9)岁,患病情况:皮肤病有27例、高血压有9例、胃溃疡有10例、其他有4例。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中药学服务,研究组实施优质中药学服务:(1)加强药事用药培训:定期组织中药房医师进行学习培训,使其详细了解药方中相关中药的成分、种类、适应病症、用药剂量、不良反应以及禁忌症等,使之增强其用药水平。(2)规范化采购中药房药品:对中药的采购环节进行严格控制,详细记录每日中药入库及出库情况,规范化记录药品使用情况,以便于后续进行检查,详细掌握药品限制使用时间,针对于已过期药品,及时更换新药,以免用药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3)药房用药设备及环境维护:定期对用药设备进行检查,例如检查药物称量工具十分精准,炮制品工具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等,以降低患者发生用药误差机率,确保其用药安全性。注重病房环境卫生,保持空气干燥,以便于中药材可以良好的保存。(4)不良反应管理:对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加强观察,叮嘱其不得随意对中药处方中的药材用量进行更改,避免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针对于不合理中药处方情况应进行严肃处理。(5)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科学调配用药剂量,注意药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原则,叮嘱患者按要求用药,并应用正确的药物煎煮形式,确保煎煮火候适宜,且在用药期间应注意饮食方面禁忌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相关中药治疗指标及中药学服务认可度。其中中药治疗相关指标中中药作用机制、煎煮技巧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及中药服务认可度数据均来自于自制调查表,各项目均实施百分制,分值高,中药作用机制认知程度高、煎煮技巧掌握度及治疗依从性好。中药服务认可程度划分等级如下:很认可、认可及不认可分别对应为>80分、60-79分、<60分。
1.4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t计算,计数资料用x2计算,若P<0.05,认定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相关中药治疗指标比较
研究组对中药作用机制、煎煮技巧掌握情况及治疗依从性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ng)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使得药学服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近些年来,中药服务水平有所提升,已成为临床药物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但是,实际中药临床用药期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致使影响患者疾病治疗,因此在中药房实施优质中药学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优质中药学服务的实施可提高药师对患者的中药用药指导水平,降低其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机率,积极优化当前中药房用药设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药学服务,可保障其遵医嘱用药,缩短治疗时间,使其可正确合理的去煎煮药物避免因药物煎煮错误导致药性减弱,致使影响到疾病康复[3],同时,优质中药学服务的实施还将加强药师培训工作,使其可提高对中药的认知与管理水平,进而保障患者用药科学性及合理性[4]。
总结:中药房药师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利于提高患者对中药作用机制及煎煮技巧的掌握度,增强其遵医行为,缩短治疗时间,且其对此服务模式十分认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美琴.中药房药师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的有效途径[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6):118-119.
[2]郭海英,王续山,时晨.中药房药师开展中药学服务的方法与价值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8):6-7.
[3]杜晓清.探讨中药房药师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的有效途径[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5):86-88.
[4]陈粉梅.中药房药师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的有效途径[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7):175-176.
作者简介:
王巧碧(1987,05-)女,汉,福建泉州,大专,中药师,中药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