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镧与碳酸钙 D3 对尿毒症透析高磷血症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期   作者:许李
[导读] 目的:研究碳酸镧与碳酸钙D3对尿毒症透析高磷血症的疗效。
        许李
        浙江省平湖市中医院 药剂科,浙江 平湖,314200
        【摘要】目的:研究碳酸镧与碳酸钙D3对尿毒症透析高磷血症的疗效。方法:2018年03月~2020年12月,选择54例尿毒症透析高磷血症患者。对照组27例:碳酸钙D3早中晚随餐咀嚼。研究组27例:碳酸镧片早晚随餐咀嚼,并根据血磷变化调整剂量。连续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生化指标(血磷、血钙、PTH)、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3个月后研究组血磷、血钙、PTH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70.37%)(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与对照组(7.41%)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透析高磷血症采用碳酸镧的疗效优于碳酸钙D3,且安全可靠。
        【关键字】尿毒症;高磷血症;碳酸钙D3;碳酸镧
        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疾病(CKD)和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的主要临床特征,也可能由急性肾损伤引起。肾脏替代疗法为疾病进程后期主要干预手段,但患者生活质量遭受极大影响。高磷血症在尿毒症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近50%,是引起患者死亡主要病因,[1]。因高磷血症引发的继发性甲亢、骨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等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大难题。及时有效的治疗高磷血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03月~2020年12月,选择我院54例尿毒症透析高磷血症患者。其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50~65岁(57.25±4.23岁)。原发病为2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5例痛风肾病、7例其他肾病,尿毒症行血液透析的时间20~115个月(41.03±10.51个月)。纳入标准:规律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且采用同种透析方案、透析液含钙量一致;近2月内未使用含钙磷结合剂;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依从性佳。排除标准:继发性甲亢,或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结核、肿瘤等消耗性疾病或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或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27例。两组资料差异不明显,具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入组患者均完善相关检查。给予集中健康宣教,强化饮食护理(低磷饮食)。对照组:碳酸钙D3(惠氏制药,国药准字:H10950029)早中晚随餐咀嚼,1片/次。研究组:碳酸镧片(Hamol Limited,注册证号:H20171352)早晚随餐咀嚼。血磷高于2.26mmol/L时,500mg/次;血磷1.78~2.26mmol/L时,250mg/次。持续服用一个月后:血磷低于1.13mmol/L时,剂量由500mg/次调整为250mg/次或者由250mg/次调整为不用药;血磷高于(含)1.13mmol/L时,剂量均持续采用250mg/次。
1.3评价指标
        两组干预3个月后评价疗效。(1)生化指标:血磷、血钙、PTH。(2)临床疗效:显效,血磷低于(含)1.78mmol/L;有效,血磷高于1.78mmol/L,但较治疗前下降1/4;无效,血磷下降不明显甚至升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3)用药安全性: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1.4统计分析
        用或%表示所得数据,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或X2检验进行检测,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血磷、血钙、PTH:治疗前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对照组血钙下降不明显,而研究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总有效率:治疗后研究组(92.59%)高于对照组(70.37%)(P<0.05)。(见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3/27,11.11%)与对照组(2/27,7.41%)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据2016年统计,CKD全球发病率在11~13%之间,其中大部分患者处于3期,从1990年到2017年间,全球全年龄段CKD死亡率增加了41.5%,心血管疾病及感染为死亡主要病因[2]。肾功能衰竭的CKD终末期患者往往钙磷代谢紊乱,形成高磷血症,必须饮食控制并采用磷酸盐结合剂、透析等治疗。肠道为磷酸盐吸收的主要部位,磷酸盐结合剂可以通过形成磷酸盐复合物改变肠道的磷酸盐负荷,从而降低血浆中磷酸盐离子水平。临床磷酸盐结合剂使用较多的是碳酸钙、醋酸钙等,该类药物具有pH依赖性,而长期服用易导致血钙浓度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碳酸镧同为磷酸盐结合剂,结合能力近似铝。健康人体本身即可检测到镧这种天然稀土元素存在,研究显示+3价镧离子与磷酸根离子具有高度亲和力,与磷酸盐的结合能力远远超过钙的2倍,在酸性条件下两者的结合力甚至超过97%[3]。由于胃肠道吸收镧离子较少,因此该药物服用后胃肠道反应较少[4]。本研究显示,尿毒症透析高磷血症采用碳酸镧的疗效优于碳酸钙D3,且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江艳, 黄珍伦, 聂凌. 碳酸镧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药房, 2017, 28(20):2787-2789.
[2]Hill NR, Fatoba ST, Oke JL,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LoS One, 2016, 11(7):e0158765.
[3]简汝堃, 刘春花. 碳酸镧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07):5-7,10.
[4]丘宝珍.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J]. 医学信息, 2019, 32(24):148-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