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
重庆市酉阳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409800
摘要:当前科技在高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不断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能已经变成现代人需要具备的一种技能,“互联网+”背景下,应注重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信息,掌握信息技术方法,基于此,本文就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社会,我们都可以从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为生活和学习提供便利,还能够满足我们的精神和娱乐需求,为商家带来利益。中职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学习能力和自律能力较弱,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容易受到网络的诱惑,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的对大数据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有效的加工处理和运用信息,就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多方协同配合,如,社会、学校、家庭等,在中职院校教育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1、拓展信息教学途径,提升学生的信息知识和能力
1.1优化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激发学生信息知识的学习需求
信息技术是中职院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知识和技能结合的课程,当前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并没有全面的解读纲要中的教学目标,整体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中职院校的有关信息课程,就本质上而言,只是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课,并不是真正的信息技术,通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相关的软件,考取技能证书,给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证明。要提升教学的效果,教师就要在注重信息技能训练之外,加强网络有关知识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运用信息工作,基于对信息进行搜索、获取、处理和整合,实现信息重构[1]。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呈现信息道德伦理的案例,让学生讨论,所以,教师日常要注意关注最新的信息技术资料,并且在教学中灵活的进行运用,让学生可以及时学习到新的技能,了解新的事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种活动,比如,讨论网络暴力、诈骗方面的新闻、使用新的网络工具等,逐渐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1.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信息技术和学生的专业课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信息化技术促进专业课学习以及技能训练,让学生能够意识到信息对于自己的重要性,进而提升他们的信息兴趣以及技能。现阶段院校中都配备了先进的信息设备,例如,网络直播平台、多媒体平台等;教师基于多样化的方式可以打造信息化教学课堂,结合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编辑、组织以及加工再造。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方式,可以重复阐述专业技能知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让学生慢慢形成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习惯。学生运用信息资源,可以不断的观看和练习课堂教授的内容,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同学和教师沟通,在线展示学习成果,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
要想让信息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服务,更好的获取信息,就需结合现代互联网信息发展,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比如,在线课堂、微信公众号、UMU互动学习平台等,可以有效的整合开发各种资源,为专业课教学提供服务,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1.3开发信息化学习资源,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信息意识会影响到学生对于信息的处理效果,所以,为了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就要加强学生这一意识的培养。当前学生都有手机,但是一般都是用来娱乐和社交的,能够利用网络搜索学习和成长方面的信息的学生却并不多,学生的信息敏感度较低,缺乏探索精神。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中职学生对于外界信息反映较为迟钝,对于教材中没有的和教师没有教过的,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兴趣,还有学生的手机中虽然有很多的应用程序,但是和学习有关的则很少。当前互联网在各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这种情况下,自我提升以及学习就很重要,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较强的信息敏感性,碰到具体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收集哪些类型的信息?怎样用信息有效的解决问题?,我们的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学生就要学会从中捕捉到自己所需的。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把握信息需求的能力,需要不断的积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训练以及引导,让学生坚持探究新的事物和问题,要学会灵活,从问题中找到和自己有关的发展机遇。
2、组织主题班会,加强信息伦理道德教育
这是落实德育的有效途径,基于开展班级活动,能够让学生都参与到相关的活动设计中,通过表演展示、评价,渗透主题教育内容。为了让学生可以正确的运用网络表达自己的情况,有效的辨别不良的信息,教师就可以在班会中引入网络中或是生活中的案例,并让一些学生对情境进行模拟,剩下的学生则分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适当的进行引导以及教育;对于学生有争议的网络事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还可以组织网络道德建设方面的专家讲座,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以及责任感,让他们可以自我教育[2]。基于主题班会,学生要意识到在网络世界中,每个人都需要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情负责,要正确的对情绪进行调整,规范网络行为,有效的筛选积极正面的信息。
3、建立信息风险规避机制,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水平
第一,要构建健全的校园网络信息监控制度,确保学生的上网安全,就技术方面屏蔽掉一些垃圾信息以及网页,最大化的发挥出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减少给学生带去的消极影响。第二,要提升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避免信息泄露。第三,可以构建家校互动平台,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教育环境。这就要求教师与家长统一立场和理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趋于智能化。中职教育是国内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就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着未来各职业岗位一线工作者的素质高度,还会给现代化建设带去影响。这就需要院校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方法,为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蓝领”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秦小燕.美国高校信息素养标准的改进与启示一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解读[J],国家情报工作,2015(10): 139-144.
[2]吴超.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D],云南大学,201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