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职班主任教育管理效率的提升路径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1期   作者:周润兰
[导读]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推进,中职学校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周润兰
        神池县职业中学校 山西省 忻州市 036199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推进,中职学校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不断进行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同时也在扩大招生名额。但是,由于学生文化程度的差异,使得中职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成为各个学校关注的重点。许多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当然,这一时期的学生也并没有让自己积极地融合到班集体中去。也就是说,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和学生并没有良好的互动关系,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班主任对班级工作的把控。本文深入探讨中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并针对已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中职班级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新背景;中职班主任;管理
引言
        由于中职院校相比于高等学校来说,学生水平普遍较低,这就给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境。而中职院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对于学生的自律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学习中注意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有效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一、目前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不足
        由于受中职教育机制的深远影响,导致许多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存在管理理念陈旧和思想落后的问题,自身的管理手段和工作理念并没有与时俱进,严重脱离了时代的发展要求,造成教学工作效率的底下。另外,在中职班主任这一队伍中,有部分老师错误把自身的工作要点和学生管理的重心等价放在一起,一味注重学习方面对学生的管理,却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素质教育不到位,师生关系越来越不融洽,学生对老师的怀疑逐渐加深,学生不服从管教,集体活动参与不积极等。
        (二)班主任工作未能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显而易见,中职生的来源质量并不令人满意,与普高生相比较,他们从整体上表现出的特征是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意识淡薄、行为规范性差。笔者认为,作为未来一线岗位的实操性人才,上述特征似乎更能赋予学生岗位创新精神。然而,大多数班主任却不这么认为,在刚性的班主任工作实施办法的制约下,班主任工作更多地体现为压制、惩戒、训斥等内容,这忽略了中职生的主体性,势必会在学生的心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末端,在他们似懂非懂的人格独立意识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需求,这不仅归因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层面,也归因于他们与往日同学境遇的比较所致。在未能正视学生主体性的背景下,班主任的工作只会更忙。
        (三)不够关注学生心理教育
        德育与心理教育是新课标的重点教育方向。老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变化情况保持关注,学生在校期间与老师的接触最多,老师更应该时刻掌握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现状,将德育与心理教育贯穿其中。但是,就目前来看,德育教育的重视显然高于心理教育。或者说老师对于心理教育重视程度还不够。老师常采用严肃的批评式教育和扣分式教育,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关闭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渠道。
二、新形势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家校合作,加强彼此之间沟通联系
        研究表明,家校之间加强沟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教师要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学生的成长会受原生家庭的很大影响,学生的性格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家长一定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教师选择定期家访等方式,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向家长进行反馈,家长也要和老师及时沟通学生在家里的日常表现。

例如,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开展家长与学生互换角色的一天,家长和学生互相扮演各自在实际生活中的角色,让学生体会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的不易。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站到家长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锻炼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平时家长点点滴滴中对学生的关爱。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也感激父母,感谢平常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教师还可以请家长来学校进行座谈,向学生家长介绍近期学生的发展状况,给学生家长进行反馈,及时解决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采用多种教育和管理方法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客观环境是3个对孩子思想和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客观环境和家庭观念的影响,并在学生学习和日常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由于每一个人的生长环境和接受的家庭教育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态度都存在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管理方式,在制定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时遵循层次化原则,以便于让他们真正在自己的发展区内获得突破和提升,这才能使管理和教育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对有着不同价值观念和思考方式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以符合他们自身的行为特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性格上趋于反叛,班主任应该积极对他们进行鼓励,在管理过程中包容与评价结合,不断以自身的行为规范带动他们的成长,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为他们树立榜样,并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
        (三)设置班规,规范学生行为
        除了对于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引导,班主任在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对于学生行为的规范。由于中职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识,这就导致其行为缺少约束,不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而通过设置合理地班规,使得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纪律,从而对学生行为的规范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教师在设置班规时应当注意对于学生心理的考虑,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班集体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自觉履行班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设置一定的奖惩措施,对于违反班规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处罚,从而使得班规对于学生的个人行为有着实质性的作用,除了奖惩制度,教师还应当注意监督机制的设立,使得班规对于每个学生都是公平公正的,确保班规的可实施性。通过这一措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切实改善当前中职院校的教学水平。
        (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多进行交流沟通
        学生与老师的接触时间是非常长的,长时间接触的过程中,老师了解学生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的。第一,各科老师之间应该相互多交流,通过其他老师的评价,使班主任能更加全面地认识学生,了解学生在不同学科遇到的困难,并积极进行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第二,中职班主任应该融入学生中去,在生活上与学生做朋友,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对于学生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扰,应该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从而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任。
结束语
        中职班主任工作作为中职院校管理工作中较为基础的部分,要求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从而使得学生对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有着一定的认同感。同时,通过班主任工作的有效进行切实改变学生对于中职院校的认识,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端正态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日后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驰.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119.
[2]游瑜娜.新媒体时代下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45.
[3]陈玉,方明月.当好中职生的班主任核心思路之我见[J].才智,2019(34):52.
[4]黄家进.新时代中职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才智,2019(34):196.
[5]邱守艳.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J].现代农业,2019(12):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