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起
(浙江省苍南县望里镇初级中学 浙江温州 325804)
摘要:音乐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们所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尴尬状况,使得借助音乐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更好成长的预期目标难以达成。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便在自身的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问题剖析与对策研究,以下将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经验发表对其的浅显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情感教育教学融;策略解读
引言
音乐既是一种生活情感艺术,同时也是表达情感的一种途径。初中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科目组成,音乐课堂教学与情感教育的融合能够体现音乐在学生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构建高效的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提供了可靠的路径。
1设置情感教学课堂情境,激发初中生内心情感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当彻底摒弃先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身心发展情况以及情感现状,创设优良教学情境,尽可能吸引班级全部初中生都沉浸于音乐情感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身在那个情境之中,调动学生浑身细胞,使其听觉以及视觉器官建立密切联系,如初中音乐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黄河大合唱》之时,第一步要做的是为学生讲解这首歌的作曲背景以及当时年代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加以想象,倘若自己生活在当时年代中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其次、为学生播放《黄河大合唱》,并提出问题,这首歌给你带来什么感觉?你认为它能够表达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豪情壮志还是轻柔委婉?让学生带着问题融入当时情境之中,从内心深处体会歌曲的情感;最后,对全班同学进行合理分组,派出小组代表勇于表达小组成员对此歌曲的看法以及思想感情,即:这首歌曲能够表现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力量,歌词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爱国情感,通过为学生创设情感教学情境,能够在帮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同时,和音乐创造者的心灵碰撞在一起,激发内心情感。
2感动自己感染学生
一名优秀的音乐老师,应该有正确的情感观念,还要在学生的教学中与学生能达到情感共鸣。比如,在《爱我中华》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我国的体育从事者在奥运会上挥洒汗水为我国争光的画面,教师从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中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同时,教师的这份情怀还可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想要为祖国奉献一份力量的情感。所以,通过音乐教学,教师在对歌曲有自己的感知后,也可以很好的感染学生。
3消除隔膜,令学生拉近自我和音乐的距离
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类不仅需要伟大的音乐作品,同时也需要能够懂得音乐的一双耳朵。对于那些不懂音乐的人而言,即便自己听到的是巴赫、莫扎特、帕格尼尼、贝多芬、海涅、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仍然感到不明就里。为何一个人不容易理解音乐尤其是经典的音乐作品呢?在很大程度上,这和音乐本身的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本身是一门极为抽象的艺术形式,音乐的抽象性就产生了理解的难度,使得很多学习它的人不容易靠近它。对于那些非常热爱音乐的人而言,他们饱蘸着情感来学习音乐,从而能够跨越各式各样的音乐难题,实现自我的音乐学习能力的重大的提升和进步。但是对那些对于音乐缺乏足够的兴趣和热爱的人而言,理解一首抽象的、晦涩的音乐作品是巨大的挑战和难题。
为了使得初中生消除自身对于音乐本身的隔膜,教师应该开展好情感教学,能够令学生拉进自我和音乐之间的距离,懂得在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背后所隐藏着的浓重的情感。例如春天到来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一首维瓦尔第的《春》呈现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因为音乐而带来的朝气和活力;当学生在夜幕降临要准备入睡的时候,教师可以建议学生用莫扎特的《弦乐小夜曲》把自己送进梦乡。当学生能够把音乐带入到自己的生活的时候,自然能够拉近自我和音乐之间的距离,也能够使得学生对于音乐产生一定程度的亲近感,打消自我和音乐作品之间的隔膜。情感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前提,教师如果不善于用情感来启迪学生的慧思,学生和音乐之间必然存在着难以消除的“天堑”。初中生的情感世界是极为丰富的,其情感脉络也是极为敏锐的。初中音乐教师面对着情感敏锐的学生,需要把音乐带到学生的面前,令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释放情感,净化心灵,取得内外的平衡,更加懂得人世间的真善美。音乐教师可以令学生认真地聆听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以及李斯特的相关作品,既能够感受到人生的沉重,又能够翕动其本人的生命之翼,用真心、真情和生命的热力来创造价值。
4音乐教学方式多样,带给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体验
音乐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讲究的是其能带给学生以无限的美感与享受,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中更不能局限于单纯的、单一的教育教学方式,而应力求教育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丰富化,以带给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感知到音乐美与音乐魅力的同时,能全身心地融入我们音乐知识的学习活动之中,并由此获得音乐素养及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例如,在教学《龙的传人》这一音乐曲目时,我便有意识地为学生播放了多人合唱该歌曲时的视频,多人合唱的力量带给学生更加强烈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冲击,也让学生更能从中感受到我们炎黄子孙对于身为龙的传人所具有的自豪感。当有了这一清晰的意识,我们的学生自然也便能怀揣积极的情感、高昂的情感进行《龙的传人》这一音乐曲目的学习与学唱。
5基于学生和教材内容创设情感教育情境
创设情感教育情境、体现学生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情感教育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有效渗透融合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有效的情感教学情境要基于学生和教材两个维度进行,也就是要做好教材内容的情感要素解析以及学生情感特点和情感发展需求,并且以音乐知识教学和学生情感能力培养为目的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当然,创设的教学情境要自然、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不能将情感强加到学生身上,这样反而会影响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比如在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影视金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将影视题材与歌曲教学融合起来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教学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熟悉的影视金曲作为教学导入,比如现代初中生熟悉的影视金曲,如《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片头曲《通天大道宽又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进行《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时,将《话说长江》的相关片段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画面中去感受《长江之歌》中表达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通过画面和音乐旋律去感受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中的情感内涵,提高情感教育渗透效果,同时强化学生认知到影视作品中主题曲的意义和作用。
结语
作为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逃避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更应当积极正视,要在面对问题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加以解决,这样我们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获得更好的提升与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才能得到充足的保障,从而带给学生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黄召晖.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析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J].北方音乐,2018(10):150.
[2]?姚茂乾.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小品文选刊:下,2019(5):251.
[3]?宋承山.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8(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