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1期   作者:缪依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引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缪依
        常州市香梅小学  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引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教育事业来说,要不断完善培养学生能力的计划。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将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充分的融入到新时代的教育中。因为只有小学生有良好的自身素质,才可以进行自身能力的拓展,并发展其他的兴趣爱好。但是如何将德育教育完美的融合到课堂教育中,却需要我们进行方案的制定。
        关键词:
        小学管理; 德育教育; 有效策略;
        
        一.在德育教育和班级体系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
        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针对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融合之中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班主任本身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德育教育价值观。由于对于班主任来说,他们需要管理一个班级的成绩变化和思想的转变,因此他们往往不会教导每位学生去形成适合他们本身的学习习惯,大多数都是引导学生按照自身的错误学习习惯进行下去【1】。而且通过观察我们也可以发现,大多数成绩排名比较靠前的学生性格都是比较安静的,一些思想顽固的学生,大多也都是成绩比较差的,这些学生也会对班级管理造成消极影响。而这种情形也给班主任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他们会认为如果学生学习不好,就会为班级的管理工作增加困难,只有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才可以帮助班级进行管理。因此老师的工作重心就转移到了提升学习成绩上而不是德育教育之中,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德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创新。
        
        (二)教育层次不深
        根据上文,大多数的老师都不会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而即使存在一些教师去对学生的生活习惯进行要求,他们在进行整个教育的过程中也只是从口头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也只会形成表面的一层记忆,并不能从内心深处明确德育教育的含义。因此学生的意志不会得到积极的锻炼,也不能引导他们积极的投身于实践之中。长此以往,就存在着德育教育内容缺乏的问题,导致教育层次不深。例如,大部分的老师都会告诉学生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但他们并不会时刻都去检查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去做,更不会关心他们是否将自己所学的应用到了生活中。教学方法比较老套,再加上缺乏一定的实践,缺乏锻炼,只是从理论的层次进行教育,就很难让学生从心底产生兴趣,也不会对德育教育有很大的收获【2】。
        
        (三)班主任自身素质不高
        大部分老师区分学生的办法就是按照成绩单,他们都喜欢排名较前的学生,并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去区别对待。但是在我们看来,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成绩差的原因是有很多方面的,因此不能靠成绩去对某一个学生进行否定。很多老师喜欢用嘲讽的语气去对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教育,这严重恶化了师生关系的发展,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了影响。因此班主任也要提升自身素质,如果他们不能严格的要求自己形成高尚的德育素养,就不能以身作则去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班主任可以算作他们的一个榜样。
        
        二.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结合的途径
        (一)端正德育教育理念
        首先,班主任在端正自身管理态度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让学生明确老师们要对其进行怎样的教育,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对一些传统的错误的教育理念进行改变,使其回归到正确的途径中来。

在这一整个过程之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也发生了转变,会努力发展成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要用清晰的意识去将班级管理体系和德育教育理念相结合,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去进行转变,目的是促进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之间的结合。并且这种教育方式也要积极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只有家长配合这种教育方法,才可以在老师和家长的配合之下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不再将重点更多的放在学生的成绩上,而是要规范自身行为,引导学生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用正确的价值理念去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3】。
        
        (二)增进德育教育方式
        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和习惯都是不同的,并且随着生活的变化,他们的想法也会与众不同。因此,要想帮助小学生进行良好素质的建立,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去进行引导,使德育教育建立在学生喜欢的内容上。在教学形式上也要不断的创新,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只有在设计上有所创新,才可以做到引起学生的关注,让他们了解道德在生活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除此之外,也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有积极意义的影片,使他们形成一种家国情怀。也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之中体会到努力的价值,在各个小组的讨论之中去解决问题。对老师来说,正确的教育方式还有助于自身素质的提升,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可以将德育教育的知识更完整的传输到学生的脑海里。如果再等于教育这种知识比较传统的管理这个疙瘩索然无味,学生们提不起兴趣竟然也就不会记住太多的德育教育知识,更不能以时间为基础去进行理解。
        
        (三)提升班主任自身的道德水平
        班主任必须要提升自身的道德意识水平,有一个好的修养才可以生为学生起到带头作用,用给学生带去自己的影响,起到模范作用对于学校来说,也要定期的对班主任进行素质层面的考核,也要定期为他们营造实践的机会。而班主任的自身修养是非常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体系的健全,以及学生正确行为能力的形成。老师要用自身的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就必须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让班级进行的每一个活动,都可以对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作用,并引导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4】。但是在引导的过程之中要对学生予以充分的尊重,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要对其给予适当的鼓励,引导正确师生关系的形成。针对学生的一些问题,老师要有条不紊的进行,有充足的耐心和信心,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这样才可以促使师生沟通平台的建立,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进一步,学生也愿意向老师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一些趣事。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明确学生在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什么,才能更好地规范自身的行为。不可以只是用教材去对学生进行引导,更重要的是素质层面的培训,才能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树立自身的榜样作用,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与班主任的思想想配合。小学班主任必须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起到以身作则的效果,并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去进行改变,在形式上也要进行创新,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可以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还要与家长达成共识,互相配合,寻找适合孩子教育的方法。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向着社会中人才较多的层次前进。使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德育素质,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何君霞.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文学教育(下),2020(08):128-129.
        [2]刘新梅.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35.
        [3]杨玉兰.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48.
        [4]王敏.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德育教育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