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英喜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黄幡小学 邮编:530602
摘要: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是事关其个人人生发展成败的基础,也是事关民族和国家建设大业兴衰荣辱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到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发现这些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寻求解决的对策,改变不良的现状,以有益于农村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 解决对策 小学生
小学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因此,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是事关其个人人生发展成败的基础,也是事关民族和国家建设大业兴衰荣辱的关键。在小学阶段,进行道德教育,有利于预防和纠正不良行为习惯的出现,促进个体的发展,为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任重道远。
一、德育内容
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这就是我国在《小学德育纲要》中提到的内容。
1.爱国爱党的教育。爱国就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认识和热爱,对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抛头颅撒热血换取的。让学生们从小就懂得艰苦奋斗作风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2.爱人民的教育。让学生知晓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我们这个伟大的祖国。56个民族一起和平共处,相互尊重,使整个国家紧紧的团结在一起。
3. 爱科学、爱劳动的教育。让学生了解科学,尊重科学,反对封建迷信。
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劳动的光荣,热爱劳动,平时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知道劳动的辛苦,勤俭节约,懂得艰苦奋斗。
二、我国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国家层面上的培养目标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难以令人满意的因素,具体表现如下:
(一)重智育轻德育
?在当今的教育评价体系中,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评论仍是根据学生的成绩,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学生的成绩好,则教师的绩效工资就高,反之,学生的成绩差,教师的绩效工资就低。教师把学生的分数看成是一个法宝,拼命的逼迫学生学习。同时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事关教师的升迁或者是职称评审。家长也是通过分数来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在唯分数论的诱导下,教师对学生的重视也是根据学生的成绩,故而教师大多重视知识文化方面的教育,大大降低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目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处于孤立状态,这两种教育还没有真正有效的整合。
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和配合工作没有形成默契,效果不佳。一般情况下,若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或犯了重大错误,学校会打电话给家长,协商寻求解决对策,并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思想变化,多关心孩子的教育,但家长多忙于家务农活,为家人的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孩子这些方面。有的家长甚至错误地认为,教育(更别说德育教育了)主要就是由学校来完成,而家长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日常所需。缺少家长的配合,学校德育教育处于孤立无援状态。
(三)德育被孤立在学科教学外
在小学的德育教育中,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即在进行学科的教学中,并没有穿插德育教学,把德育教育归为某位老师或某位分管领导的责任,这导致了德育工作显得更加的形单影只,教育效果明显不佳。?
?三、德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既然小学德育工作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找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正确认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
教育主管部门及教师都应提高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上级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评价不应只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参考标准,而是综合考评教师方方面面。学校要做相应的学生个人思想品德考评,对学生的一般行为准则进行不定期的考查,这些考评或考查与学生期末成绩相挂钩,这样做,教师才会认认真真的给学生讲授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平时的行为进行监督。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比如品德课,说对身边发生的事例进行简单的举例和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向班里的其他同学汇报。然后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做总结和,从那个事例中得到什么启示,以后应该怎么办。利用每个星期一的国旗下讲话时间,老师给大家讲一讲有关德育方面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可以是发生在当前的感人事迹,也可以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具有哲理性的德育典故。生动的故事说教有利于小学生理解和接纳也使其记忆更加深刻。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做。
(二)家长和学校应密切沟通,相互配合
平时家长也应该和学校好好的谈谈,不只是有关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还要谈到学生平时在校和在家的德育表现。学校和家长互相交流自己的一些看法,通过了解学生在家里和学校各个方面的表现,学校、家长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三)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我们应该知道,德育工作不只是某位老师而是全体教师的责任。作为老师,有义务教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学校领导开学初在布置该学期的目标时,应该要求各位教师在备课时,尽量的把德育内容也考虑进来,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文化的同时,自己也受到有关道德方面的教育。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当讲到有关面积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我国的国土面积及各大湖泊的面积,让他们产生对祖国的热爱。在讲到《锄禾》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因此要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培养他们热爱劳动。
总之,小学的德育工作是一个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教育岗位上的相关部门及一线教师的重视,也需要社会各行各业人员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把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好,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晓萍.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
2.赵丽敏.从养成教育入手,增强小学德育的实效性[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1996
3.赵辛存.小学体验式德育模式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4.周嗣昌.把小学德育工作落在实处[J].云南教育,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