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萍 (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委党校 四川 甘孜 6260400)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2-062-0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量流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战略目标,我州积极申报示范创建工作,并得到中央和省委信任,将我州作为第一批示范创建单位,州委州政府结合我州实际,制定下发《关于创建全国市(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州全面深化平安甘孜建设的实施方案》,并确定我州示范创建工作的总目标为“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达目标”,市委市政府根据州上方案进一步进行了细化,就康定市如何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建工作做出安排部署。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创建工作,本文结合党校工作实际,就党校如何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进行探讨。
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建重大意义
(一)国家长治久安需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创建工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之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顶层设计落实落地,直接关系到市域社会和谐稳定,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二)改善民生的需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表面上是要解决治理的问题,根本上是解决如何让人更好发展、更幸福生活,说到底是“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要深刻认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打造平安康定的重要举措,是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要坚持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有力有效解决短板弱项,切实发挥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党长期执政的需要。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是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党长期执政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市域社会治理全过程,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市域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使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成为不断夯实党执政根基的过程,提高党领导市域社会治理的水平。
二、注重党建引领,培塑基层治理能手
基层党组织处于党的工作最前沿,是党的领导延伸到基层的重要载体,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建设程度的好坏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市域社会治理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基层,因此要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实和落地,关键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和堡垒作用,培养一批基层治理能手。
党校作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基地,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可充分发挥“智库”和参谋助手作用,加强干部队伍培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理论调研,通过深入研究市域社会治理特点规律,积极探索具有康定特色、市域特点、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丰富市域社会治理理论成果,加快推进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康定,为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突出党建引领,构建社会治理领导体系。
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根本就是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党建引领是撬动实现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加速器”。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社会参与,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因此,要构建大党建理念,强化组织引领示范建设,强化党委领导的组织协调机制,建强基层党组织体系,确保党建触角向社区治理末端延伸。要紧紧扭住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这个“牛鼻子”,拆除藩篱,构筑基层治理“朋友圈”,实现基层治理资源共用、工作共抓、成果共享。党校在其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组织领导干部培训、基层宣讲等方式加强对党的新理论和新知识的宣讲,确保党关于基层治理的理论方针政策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贯彻落实。
(二)强化干部培训,为市域社会治理培养治理能手。
党校要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系列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中央、省、甘孜州和康定市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纳入干部培训内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理论进修班、“送教下乡”、“送课上门”等形式,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工作,加深学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履职能力,为市域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培养一批优秀干部和治理能手,不断推动市委市域社会治理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
(三)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发挥决策咨询优势。
党校要始终坚持以为党委和政府服务为宗旨,紧密联系国内外发展形势变化,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的对策性研究,加强党情政情社情信息反映和研究,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充分发挥党校决策咨询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特别是针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重要课题开展深入调研,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始终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决策咨询的起点和落脚点,牵住问题的“牛鼻子”,找到问题的“金钥匙”,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深、实、细、准、效”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察实情、献实言、出实招、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