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核心素养成长在心路上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林锡波
[导读] 物理核心素养的成长关键在心路上,人的成长在路上,更新思想观念改变教学观和学生观,注重学生体会成长。
        林锡波
        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 福建省尤溪县 365100
        摘要:物理核心素养的成长关键在心路上,人的成长在路上,更新思想观念改变教学观和学生观,注重学生体会成长。成长在心路上,心路变了,一切都变了!
关键词:心路   更新观念   成长
        教育是为了育人,人要在行动中成长。
一、走出去成长在路上
        当教师难免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以适应时代发展。人出发路上,心还在学生。留给学生一份自学清单,重在强调"有我无我,心向物理",也不要求他们过分投入,只要保证物理时间归属物理即可。我有信心孩子们会做到位,我也有胸怀接纳他们偶尔的偷工减料。每次出差学习都思前顾后,牵肠挂肚。没少担忧与叮咛,就是中国式教师的典型心理。不是每个老师都想出差的。出差是件极其麻烦的事,不光是舟车劳顿,培训任务的严密,作业的繁多,还有回来后教学进度的提速,学生学习状态的重新适应与调整。加上教师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工作性质,决定着老师们很难放下自己的教学和学生。这种看似"负责"的态度,其实也不完全是好事。至少,不敢放手,不懂放手,对学生的自我学习力培养也是一种隐形的破坏。更可怕的是,天天埋头耕地的老师,久而久之就真的成了井底之蛙,还沾沾自喜。其实老师也是需要学习、调整、放空、见点世面。

        做教育是很讲究世面的。这种世面的区别,不仅存在于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还存在于城市与城市之间。所以我一直都认为,培训的主要表现就是见世面。见别人有的而自己没有的,见自己有的而别人做得更好的,见自己做好的而别人却做出特色的。见世面的作用不是为了吹嘘和炫耀,而是在自己身上找到一点可以改变的可能。毕竟,流动的生命才是有机的生命。这种流动感,才是老师不老的源泉。但凡优秀的老教师,内心世界始终是丰盈而饱满的。人要有不想老的野心和不敢老的做派,才能实现不老的传奇。

        现在网络资讯发达,许多专业学习成长群山头林立,各种学习资料纷至沓来应接不暇。要说没有学习,也还真学习了。但借鉴得越多,无形中被束缚得也越多。归根结底,想得到一个创造式的自己,是需要从里子继续打捞自己。所以,大胆放下,大胆出走,全都是为了自救。只有敞开心胸,才能按纳更大的世界。


二、更新思想观念为上
        在新思想视域下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当一个好的物理教师,如何培养贯彻和落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最为重要,比起“教书”,"教人"更为重要。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除了传授学生应有的基础物理知识外,更要教给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的敏感度,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所应该具备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物理本能"。
        落实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的终生发展,学科教学是立德树人的途径,因此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程序。学生个性化学习物理才更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落实学生个性化学习就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地展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我认为高中生涯规划应该分层递进,要符合个人成长规律:高一应重点落在生涯唤醒,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涯意识;高二则应该让学生具有足够的丰富的生涯知识;而到高三阶段应培养学生具备生涯决策力。站在物理教学的视角分析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物理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有一定的技巧性和可操作性,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三、注重学生体会成长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物理教学过程中着重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从高考视角来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优化。黄恕伯老师从高考试题角度阐述了命题方案和《新课程标》的目标是一致的、是统一的。而对于学生的知识获取应该做到:1.创设情境,获得感知;2.思维加工,形成定义;3.基础练习,熟悉慨念;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这才是培养目标,是学生获得概括抽象理解的能力,是不同于知识本身,内化于身的个人能力。
        在STEAM理念下的物理创新实践活动研究,经典教学模式中的流程通常是:概念讲解、错误判断、联系应用、复习网络、应用套用。然而STEAM理念则要求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五者要进行有机结合,教学环节为:真实问题、价值需求、探究设计、真实解决和融通应用。着力点在于由果溯因,利用学生追求真理的好奇心来引导其自发的设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过程中不断渗透融入物理知识。基于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阐述了素养与其它能力的关系与区别。新课标中重点强调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训,素养不同于知识,知识的累积不会必然带来素养的发展。老师们应该理清素养于知识的区别、素养于表现关系。课堂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知识记忆提升到理解,提升到对于物理观念的构建,这样的提炼升华才是对物理教学的最深层而本质的东西,注重学生体会成长,自我管理,日日新。创建学生个人学习物理成长时光表,记录成长点滴,以及目标计划。及时反馈体验自我成长。以及他人互助,团队协作成长。
        总之,课堂教育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必须在课堂中注重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两者的目标是和谐统一的,这对高中物理教学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成长在心路上,心路变了,一切都变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