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初探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胡玲芳
[导读] 就目前班主任的工作而言,最为主要的工作内容便是德育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的改进与优化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管理办法。
        胡玲芳
        浙江省浦江县第四中学 322200
        摘要:就目前班主任的工作而言,最为主要的工作内容便是德育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的改进与优化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管理办法。班主任教师应该时刻的掌握班级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学习情况,从而营造一个适宜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应该转变以往的德育理念及方法,促使德育教育的成效得到大幅度提升,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对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初中班主任教师如何有效的开展德育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体系将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而德育教育工作则是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主要方法之一。班主任教师不仅要完成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还要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合理的进行德育教育。目前初中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时需要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运用多元化的德育教育管理办法,科学合理的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行,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通过交流沟通,拉近师生距离
        初中班主任教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促进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班主任教师顺利开展德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方式,促进师生之间构建互相信任的和谐关系,从而大大缩短班主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时使班主任教师可以更为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波动,有助于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进行有方向性的德育教育,从而体现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班主任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和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坚实基础。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学生的实际心理,班主任教师需要积极创设不同形式的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从而促进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例如,班主任教师可以利用每周固定的时间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班会的主要内容应该根据日常的班级管理、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从而制定内容,主要围绕学生的整体实际情况进行主题班会的开展。例如,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学生迟到的现象发生的较为频繁,便可以召开一次关于遵守纪律的主题班会;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整体下滑的现象,班主任教师即可以召开一次关于如何提高学习成绩的主题班会。此种主题班会的开展具有方向性,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表现而召开。在主题班会进行的前期,班主任需要总结归纳最近班级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集体形式的交流与沟通方法,从而得出更为全面及完善的改进措施与方法,落实德育工作的教学任务,进而充分体现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重视家校共育,提升管理功效
        初中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家校共育,从而提升德育管理工作的功效,促进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要想真正的落实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仅凭在学校期间的德育教育,很难达到新课改所要求的德育管理工作的教育任务。因此,需要家庭与学校进行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从而提高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成效。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演变出了多种多样的以便人们进行高效沟通与交流的通讯工具。班主任可以借助校讯通、微信、QQ、钉钉等通讯工具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将学生在学校以及家庭生活中的基本表现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促进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行。
        例如,班主任教师在开展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发现班级学生出现整体性的问题和发现有个别学生存在违规违纪的问题,便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沟通交流方式。首先,班主任教师可以应用校讯通将班级中出现的整体性问题发送给所有家长,使家长对班级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引起关注,并积极配合班主任教师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而对于个别出现违规违纪的学生,班主任教师则可以对其学生家长进行单独的沟通交流,同时让其家长积极配合班主任教师进行家校共育,从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对其进行改正。因此,初中班主任教师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采用家校共育的教育方式,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效。
三、开展德育活动,培养学生品行
        初中班主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充分体现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德育教育工作,不应该只运用一种教育形式,而是需要运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受到德育教育的同时,获得一定的启发及教育,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班主任教师通过日常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掌握与理解德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在生活实践中合理运用德育理论知识,从而体现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
        例如,班主任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开展送爱心活动,倡导学生对敬老院进行环境卫生的打扫,同老人们进行聊天,为老人们表演节目等,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可以促使学生对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进行传承,从而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除此之外,班主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宣传、帮助社区打扫卫生等志愿者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循序渐进的受到德育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行及道德修养。
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体现中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及目标。初中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转变以往传统的德育教育理念,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家校共育、开展德育活动等德育教育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道德品行,引导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合理的运用德育理论知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在兴.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教育[J].写真地理,2020,(18):233.
[2]省香兰.谈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20,(11):169-170.
[3]韩林波.有关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及融入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课外语文(下),2020,(4):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