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式音乐欣赏”活动的实践与运用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郑亚钦
[导读]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通过合理利用情境式音乐欣赏教学法,切实增强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对于音乐,有着正确的欣赏和理解方式。
        郑亚钦
        绍兴市继昌幼儿园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摘要】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通过合理利用情境式音乐欣赏教学法,切实增强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对于音乐,有着正确的欣赏和理解方式。在幼儿园的日常环境中,选择合适的音乐类型加入,充分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让幼儿自己养成爱好音乐的习惯。
【关键词】情境式音乐;欣赏教学;幼儿园;音乐教学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通过切实利用好情境式音乐欣赏的教学方式,能够切实提升幼儿对于音乐教学的基本感受。通过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借助于音乐的方式影响幼儿,让幼儿对于音乐学习有着正确的感受。
一、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音乐想象能力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应用情境式音乐欣赏教学法时,其重点在于让幼儿沉浸在音乐教学中来,切实增强幼儿对于音乐的感悟和认知。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时,应重视为幼儿打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根据当前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音乐教学氛围创设,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增强幼儿对于音乐教学的理解程度。通过这样的教学氛围创设,唤起幼儿学习中的主动性,引导幼儿对于音乐增强感悟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创设的教学环境,比如借助于多媒体、挂图或者乐器的方式,充分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满足幼儿的健康成长。例如在引导幼儿感受《大海》这首音乐时,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提前为幼儿布置好相应的环境,在墙壁上粘贴一些气球做的沙滩、贝壳,还可以利用一些可以营造出气氛的小彩灯,还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毛绒玩具,充分通过布置环境的方式,吸引幼儿自己对于学习本节课的注意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学习热情。
二、运用多元化的欣赏教学方式,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重视为幼儿进行音乐只是的传递工作,在学习时,幼儿主要只用听教师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有着一定的效果,却不适合当前幼儿的健康发展。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对于这种教学方式做出改变,在教学时,做到以幼儿为本,思考当前幼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站在传统化的教育方式经常创新,提升幼儿对于音乐教学的基本认识,让幼儿沉浸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比如采取角色扮演法,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游戏的方式,增加音乐教学中的趣味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让幼儿在学习音乐时,能够发挥自己活泼天真的性格。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唤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优化当前的课堂教学效果,保证幼儿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幼儿展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根据音乐教学内容,组织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让幼儿对于自己扮演的角色产生感悟。
        例如在进行《妈妈我要亲亲你》这一音乐课时,教师可以让幼儿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在开展教学前,教师可以选择相应的辅助工具,让幼儿进行挑选,在其中可以有关于妈妈和宝宝的头饰和胸饰和衣服等。通过这样的幼儿进行自由选择,丰富幼儿的个人情感体验。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出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幼儿的学习成长,让幼儿对于音乐数学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丰富幼儿的内心感受。这种教学方式和传统化的教学方式相比较,能够充分陶冶幼儿的情操,让幼儿爱上音乐这门学科内容,培养幼儿养成音乐的爱好习惯。
三、在情境音乐欣赏活动中加强幼儿的综合能力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始终保持一种正确的心理状态,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有极大的促进的作用。

情境音乐欣赏活动形式多样,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乐曲的欣赏、肢体节奏、动作、乐器演奏、同伴合作游戏等去体验快乐、协作、分享、宽容、坚强和挫败等心理过程。例如:孩子从不主动参与活动到大胆地在同伴和老师面前表演、同伴之间慢慢地能相互协作进行声部的练习、乐器的合奏、角色的扮演等。在这样一个个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促使孩子在潜然默化中受到了教育,感受到了在音乐形象中体现的正确思想和行为,唤起他们幼小心灵的真、善、美,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音乐对孩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最易引起幼儿的共鸣,我们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倾听乐曲。我们还借助了歌谣、对幼儿特有的吸引力,让幼儿在听听唱唱中丰富词汇,在孩子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会创编歌词、节奏、动作等,引导幼儿欣赏各种性质的乐曲,如快乐活泼的、抒情优美的、热烈欢快的、雄壮有力的等,启发幼儿根据不同性质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音乐活动是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表现力、创造性、记忆力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在幼儿园活动中融入音乐,增强幼儿对于音乐的认识
        音乐这门学科和实际的生活有着相应的联系,其中的关系需要教师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为幼儿进行展现。通过利用音乐教学中的沉浸式音乐教学法,将其融入到幼儿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来,增加音乐教育的氛围,扩大幼儿音乐教学的作用,计幼儿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到音乐教育,提升幼儿对于音乐教学的基本认识。借助于这样的方式,充分促进幼儿的音乐素养提生。
        例如在每天的早晨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相应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进行做早操的活动,在舒缓的音乐中让幼儿锻炼自己的身体,放松幼儿的心情。教师在这时,应重视选择合适的音乐类型,借助于合理的、符合当前幼儿认知的音乐类型充分吸引幼儿的学习注意力,将幼儿的眼球迅速带入到幼儿园的教学中来,为幼儿建设一个活跃化的课堂教学气氛。同样,以此类推,在幼儿园的其他一日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加入合适的音乐类型,利用音乐的方式影响幼儿,为幼儿园的教学增加活泼的气氛。
五、家园共育巩固幼儿对情景式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当教师把音乐活动同步上传到班级群里,让孩子在家把情境式音乐的快乐传递给家长。让家长轻松地理解情景式音乐理念,而且还可以在家和孩子参与我们的教学活动,既节约了教师和家长的时间,又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质量,把情境式音乐教学理念也得到了推广。幼儿音乐活动中, 需要有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机会, 我们利用多媒体的立体声像效果,为幼儿营造一种充满情感、如临其境的音乐氛围, 通过外界的媒介,把这种情境式音乐,能更好的融入,以唤起幼儿内心强烈的情感。
        一个班级两个老师的能力是有限的,能找到的资源,场地都受各种限制。可是一个班级30个小朋友就有30个家庭。人多力量大,家里可用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比如学校里可用乐器辅助节奏,创设情境。而家里就可用各种相应的替代物,锅碗瓢盆、瓶瓶罐罐等进行替代。虽然声音效果没有乐器那么动听、灵动,但是别有一番风味。家里没有学校那么严谨、正式,相对比较随意,贴近生活,生活气息更浓郁。对于情境音乐的欣赏,这恰恰是环境创设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家园合作,互相融合,把彼此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取长补短。将情境式音乐自如融合进生活的每个角落。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情境式音乐欣赏教学是一个合理的教学方法,通过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增加相应的活力,提升幼儿对于音乐的基本认识,增强幼儿的音乐素养。并能让家长对幼儿教育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张爱君,情境式音乐欣赏教学在幼儿国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 才智,20(12)225
        (2)杨瑞,幼儿园音乐情境式欣赏教学的研究与实验U1.音乐时空2015(1):183-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