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明花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362500
【摘要】如今,在传统的“因材施教”思想下发展起来的分层教学理念越来越受教师与学生的欢迎,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天分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由于各个学生的音乐天赋各有不同,而小学音乐合唱中各人的分工合作游有所差异,因此分层教学尤其适用于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中。本文就分层教学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并给出相关的阐述和建议。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作为传授基本乐理知识、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课程,需要顺应新时期教育要求,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由于小学音乐合唱中,需要每个成员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在传统的“因材施教”理念下发展起来的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天赋,担任不同的合唱角色,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音乐合唱的教学质量。
一、分层教学培养小学生对于音乐合唱的兴趣
由于每一个学生的音乐天赋差异有所不同,因此,在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音乐天赋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采取统一固定的教学方式,对于音乐天赋高的学生,就会认为合唱教学的内容过于简单,没有学习的价值,进而失去学习兴趣;而对于音乐天赋不佳的学生,就会认为合唱教学难度大,知识难以吸收消化,学习的信心受到打击,甚至对音乐合唱产生抵触、厌学的不良情绪。因此,为了培养小学生对于合唱教学的兴趣,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天赋,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牧童》一课中,由于《牧童》这首斯洛伐克的民歌节奏轻快、旋律顺畅,歌曲部分较为简单,是一首特别适合童声合唱的经典歌曲。这首歌曲合唱教学的重点是通过简单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把小牧童在广阔的牧场上放牧的快乐场景呈现出来,这也是教师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部分。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各个学生的音乐天赋,对《牧童》不同的声部,特殊的节奏、乐句安排不同的学生完成,合唱的角色跟学生自身的音乐天赋、能力相匹配,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歌曲的合唱,他们才能在合唱中相互配合,协调合作,达到令人满意的合唱效果。最终提高合唱教学的质量水平。
二、分层教学有利于提升小学生音乐合唱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在小学的合唱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将学生编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合唱中,每个小组都是发挥各自成员的最大优势,即每个合唱的成员都是展示自己最佳的音乐水平,使得音乐合唱的效果得到最好的呈现。令人满意的合唱表现,自然而然地能让参与其中的小学生感到快乐和满足,进而提升他们的合唱信心,促使他们向更高的合唱目标前进,小学合唱教学的质量也能从中不断得到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的第五课《蜗牛与黄鹂鸟》中,这是一首生动有趣、质朴自然的经典童歌,歌曲中涉及到了蜗牛与黄鹂鸟这两个角色。在合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扮演歌曲的不同角色,黄鹂鸟的傲慢自大可以让学生用明亮、轻巧的音调歌唱出来,蜗牛的锲而不舍可以让学生用沉着、坚定的语调歌唱出来,通过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表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让学生在合唱中更加直观地领会到歌曲的情感表达,感知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曲形象,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印象更为深刻,也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愉悦的合唱体验能增强学生的合唱信心,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合唱中,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导他们学习蜗牛坚持不懈、奋斗向前的精神。
三、分层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合唱教学水平
在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中,教师想要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分层教学策略,必须要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音乐天赋差异,细心为天赋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这个过程中,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天赋特点,教师还应该与一些学生的家庭相互沟通、协调合作,才能达到更好的分层编组效果。这个过程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老师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合唱的实践练习,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陶冶音乐情操,让学生在合唱教学中受益终身。而教师对学生越了解,针对学生制定的分层教学策略越准确科学,学生的合唱教学效果就越好,小学音乐合唱的教学质量就越高。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第七课《美丽的黄昏》中,这是一首简单易学但效果丰富的三拍子二部轮唱歌曲,在歌曲的合唱教学阶段,教师可以按照班级学生不同的音乐特长水平,分别演唱全曲的三个乐句中的三度和声和二声部的轮唱部分,展现出令人心向神往的欧美教堂的黄昏美景,表达歌曲中雅致、悠闲、舒适的情感。这个过程中,班级学生的合唱角色安排主要由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而给出,安排的结果也将直接影响学生合唱的效果,尤其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二部轮唱这一部分往往是个教学难点,如何选用合适的学生来相互配合表达出来,这对教师的合唱教学水平也是一个考研。因此,在小学的音乐合唱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还能反过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使得小学的合唱教学效果更好。
总之在新时期,音乐合唱教学已经成为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学校和社会的重视。顺应新时代的发展潮流,适当地采取传统的“因材施教”理念指导下的分层教学策略,能显著提高小学音乐合唱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能激发小学生对于音乐合唱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合唱。根据不同学生的音乐水平差异,在音乐合唱中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将每一个学生的最大优势发挥出来,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合唱信心。另外,在小学合唱中采取分层教学,还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最终让小学合唱的教学往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瑾.分层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界,2020,(21):34-35.
[2]周玲.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J].甘肃教育,2020,(1):109.
[3]张小燕.小学音乐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以《早上好》一课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0,(1):71-7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