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强
惠民县淄角镇中心小学 山东 滨州 251716
摘要:传统体育教学中,一些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较好帮助小学生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和兴趣,有效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采用分层教学法可以促使不同层次小学生更好进行体育训练和学习,有效锻炼小学生的体质,并提高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基与此,本文对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应用分层教学作了阐述,希望可以为小学体育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应用
前言: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上,一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统一教学、统一训练和评价,容易忽视小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也会影响到小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实践活动的效率,不利于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和小学生学习体育的效果。而在体育课堂上应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小学生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效果。
一、结合小学生爱好分层导入游戏
小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均处在萌芽阶段,身体发育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每名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授课中,一些体育教师往往采用导入统一游戏的授课方法,进行游戏教学,不利于激发小学体育的兴趣。所以,需要部分体育教师转变授课思路和方法,在导入课堂游戏时,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导入不同的课堂游戏,使全体小学生均可以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的教学活动中。
比如,小学生教师在授课中,针对有强烈表现欲的男生,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开展吹汽球竞赛,而且要求小学生在吹汽球过程中,只能吹一口气,哪名小学生吹的握最大即为获胜,以此来锻炼小学生的肺活量;针对性格比较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蛙跳游戏,哪名小学生跳的远即为获胜,但需要教师注意提醒小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避免擦伤,帮助提高小学生跳远运动的水平;而针对性格相对比较安静的小学生,教师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羽毛球双打竞赛,需要教师先对这部分小学生进行分组,并预先设定好21分制的竞赛规则,三局两胜,这样就可以使不同兴趣的小学生均可以参与到体育课堂的实践中。
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和性格爱好,在体育课堂上导入不同层次游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激发不同层次小学生的兴趣,较大幅度调动小学生参与体育课堂实践的积极性,还可以有效锻炼全体学生的体质。
二、根据小学生体质分层训练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对小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还需要教师对小学生的体育训练进行科学分层。小学生因个体差异,身体素质也各不相同,所以需要小学体育教师清楚班级小学生的体质情况,并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体素质进行分层,使不同体质的小学生接受相应强度的体育训练。同时,可以有效避免部分学生在接受体育训练过程中,身体吃不消的情况。
比如,在田径训练中,教师便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不同层次的训练内容。对于身体素质较强的小学生,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小学生进行耐久跑的训练,教师可以设置200米全程跑,加强锻炼这部分小学生的体质;对于身体素质稍差的小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进行50米加速跑的训练,;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小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接力跑的形式,让他们进行短距离跑步的训练。
体育教师在训练小学生过程中,可以根据他们身体素质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体育项目,使小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均可以得到适合他们体质水平的训练,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三、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层评价
在小学体育课堂实践中,体育教师除了在课堂中分层导入游戏教学,和对小学生进行分层的训练,还需要对小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并且创新评价方式和测试时间,可以每半个月对小学生进行一次测试,并作好细致记录和归总,帮助小学生不断进步,并有效提高身体素质。
比如,当立定跳远的测试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上一次的测试结果,来对小学生进行评价。可以把学生的测试结果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比上次测试结果进步较多的小学生,针对这部分小学生,教师可以激励他们:“比上次进步较多,但若进一步加强训练,相信你们一定会在取得全年级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使这部分小学生不会骄傲,更加努力训练。第二层次是比上次测试结果进步不是特别多的小学生,教师对他们进行评价时,需要多些鼓励:“这次的成绩比上次进步不是很多,但也有进步,所以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相信你们一定会更优秀。”针对测试结果不理想的小学生,教师进行评价之前,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且要让这部分学生树立自信心。进而使全体小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可以不断进步,有效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教师通过创新评价方式,改变测试时间,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层评价,可以有效带动各层次小学生的参与体育训练的热情,使体育教学更细致。同时,对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也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四、实施分层教学激发小学生兴趣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分层,是分层教学法中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促使分层教学顺利完成的关键。教师可以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先制定几项中等难度的教学目标,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选择,再让小学生进行对应的训练。这样就可以使小学生在训练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并且可以使小学生的兴趣不断增加,进而积极参与体育训练。
比如,在篮球这项体育运动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定不同的训练任务。针对体质较好,而且有一定篮球特长的小学生进行运球、传球接力的训练,要求他们扎实掌握运球、传球的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而针对体质和在篮球方面兴趣稍差的小学生,进行拍球、拖球的简单训练,让他们掌握篮球的基本动作即可,待这部分学生掌握篮球的基础动作后,再通过拍球比赛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就可以使这部分小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实践中,进而使小学生的均可以有效进行体育学习和训练,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教师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层,不仅可以使全体小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的活动中,还可以拉近体育与小学生的距离,使小学生逐渐喜欢上体育,增强体育意识。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需要有效激发小学生的体育热情,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认识。并且在体育课堂中设定分层的教学目标,使小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扎实掌握体育动作和技能,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针对实际教学需要以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开展教学,可以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和参与课堂训练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林富荣.小学体育分层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0,17(9):253.
[2]周玉伟.基于分层的小学体育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2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