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艳团
广西来宾市第六中学 广西来宾 546100
摘要: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的青春期阶段,是学生人格和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建立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班主任一定要提高认知,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初中生的成长特点和发育特点,加强班级的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阐述了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重点分析了优化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对策,希望对初中班主任有所启发,提升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发展,现代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特别是对一些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来说,他们积极的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针对自己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探索和寻找高效的解决措施。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初中教育阶段,正是学生的青春期时期,学生的叛逆心理较强、情绪波动较大,无形中增大了班主任的管理班级的难度。实践中,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尊重学生,选择恰当的管理方法,不断提升初中班级管理的实效。
一、当前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
(一)深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已经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认知,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和认可。然而在全国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仍然有小部分班主任教师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班级管理工作独自掌管,学生没有参与的权利。
(二)班级管理方法上缺少多样性
在初中班级的管理中,班主任喜欢将学生进行优劣的划分,对于优等生班主任常常是疏于管理的,班主任的重点管理对象是班内调皮捣蛋的学生,需要经常进行批评教育。
二、优化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一)尊重学生,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在初中班级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尊重学生,建立起与学生平等的关系,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发扬民主精神,重视学生的看法和观点,不能对学生产生歧视和偏见。同时,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经常运用换位思考,将自己放置在学生的位置上,切身去理解和感知他们的情绪和想法。对于学生犯下的错误,批评教育是必须的惩罚,但是教师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平衡好轻重,轻批评重教育,只要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措施并真心改过,教师就要给学生机会,因为犯错是青春成长的必修课。对于学生的一些所作所为,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是错误的,但是从未成年人的角度来看,未必是错误的做法,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学生的所作所为,注重对学生理解,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
另外,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适当的放低姿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例如,班主任计划要组织一次班级活动,教师一定不要独断专行,而要注意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与学生共同商定活动举办的各种具体事宜,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共同配合,保障该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班主任这种做法,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了民主的精神,同时也有利于完善活动计划,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来自于班主任的尊重,绝大多数学生会对班主任投以同样的尊重和爱戴,非常乐意支持和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由此可见,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是如此的重要,可以说是管理好班级的最重要的基础。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尊重学生,学生爱戴和敬重班主任,构建出了合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即便学生犯了错误,对于班主任的严厉批评,学生往往也愿意接受,不会出现逆反的情况,这就是班主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结果。
(二)适当的扩大班级管理的范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高压管理班级的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的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了,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困难性大大提升了。在实践中,班主任一定要重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班主任也要适当的扩大班级管理的范围,除了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育人”教育,日常教学中,给学生普及一些就日常的生活常识、为人处世的道理等,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而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另外,班主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学生的数学学习发生下滑的迹象时,教师要及时的找学生进行沟通,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运用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克服困难,调整自我,重新提高学习的水平。这时,教师切记不要嘲讽和批评学生,否则会严重的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造成无法弥补的消极影响。对于班内极少数数学学习较差的学生,班主任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必要时,给他们提供辅导学习的帮助,必然会让学生心存感激,对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做好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工作
在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处于核心地位,不仅是教育工作的管理者,而且也是教育工作的直接参与人,因此,在实践教学中,班主任一方面要注重专业能力的强化和提高,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班级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加强对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工作,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和规范。在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对班内的事务进行适当的分工,选出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不同职务的班干部,例如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等,并赋予他们管理的实权。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另外,班级奖惩制度的制定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奖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而对于那些犯错误的学生,则给予必要的惩罚措施,例如,增加班级值日的次数,或者罚抄课文等,对于惩罚的度,班主任要适当的进行把握,决不能变相演变成体罚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除了要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还要多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于班级的管理工作,学生肯定会经常向家长进行诉说,班主任借着家长的口间接的了解一下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看法,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既可以增进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又可以了解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时的改进,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是有利的。
结束语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针对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班主任一定要重视起来,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何宇.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29.
[2]王玲.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科技资讯,2020,18(22):194-19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