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托
安溪五中 福建省泉州市362431
摘要:自教学改革落实以来,体育被正式纳入到中考范围当中,这使得初中体育教学在初中教育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利用体育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也成为当前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体育教师依旧秉承着传统教学观念,他们认为体育学科是副科,所以更喜欢在课堂教学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这些都是教师没有充分认知体育课程本质的表现。为此,本文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弊端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以求寻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有效型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落实,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成果显著,学生们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实现了德、智、美多方面的提升,但体育教学的成果却并不显著。经调查发现,我国当前的初中生体力正呈逐年下降趋势发展,更多的学生受病痛和肥胖困扰,这些问题不止困扰着学生,同样困扰着广大的家长和教师。为了让当前的初中生恢复健康和青春活力,从思想上提升对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视十分重要。只有改变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现状,才能有效提升体育教育效果,从而确保初中学生健康成长。
一、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概念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的意义,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尽可能的让学生掌握和学习知识要领,从而展现知识学习成果。对于体育课堂教学来说,有效教学是体育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体育技能和知识积累,帮助学生实现体育技能的学习和知识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应有的锻炼目标和学习成果。为了更好的展现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而后通过向他人请教或者自己研究的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从而确保后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初中体育课堂上开展有效教学的策略方案
2.1结合初中体育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计划
教师在教学之前做充足的教学准备是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正常进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上课之前,教师还应该翻阅相关书籍,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细化了解,做到教学的心中有数。将提前制定好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应用在教学中,能实现对教师教学的教学方向引导。因为一个学生都具有差异性,所以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们制定不同层次的测试标准,同时制定出可操作范围,而不是在测试过程中给予学生一个确定的数字,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尽可能地详细地向学生们阐述课程学习的目标,以此让学生了解课堂学习方向,从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好的实现学习内容的执行。
2.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个初中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感受,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给予学生测试。该种教学调整能实现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通过实验证明,应用该种方法实施体育教学技能,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实现体育技能的学习和知识积累。
另外,多元化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的应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之一。
举例说明,耐力跑训练是十分枯燥的训练内容,为了加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比赛,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耐力跑的训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针对个别学生的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引导,从而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完成课堂目标,实现潜能激发。
2.3根据学校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合适的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要依据所在学校和教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这是体育教师完成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融合,以此确保学生所学知识具有实际意义。举例说明,对于一些设立在偏远山区的学校来说,其不具备开展游泳课的设施和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就没必要引导学生学习游泳。除此之外,偏远山区没有足够的体育教学器材,所以教师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规范的教学内容,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的魅力。第一,体育教师要尽量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而后利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让他们能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来引出课堂教学内容。为了明确学生的喜好,教室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此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
2.4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若想创造良好的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积极观察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同时,争取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做朋友,而后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喜好,依照学生喜好能更好实现和学生的近距离接触,从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降低教学难度。而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教师也要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的作用,并加入到活跃课堂氛围的队伍当中,尽可能让课堂教学轻松愉悦,让学生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实现体育知识的学习。另外,引导学生利用体育器材实现对身体的锻炼也很重要;第二,突出学生主体学习地位。教师要始终在教学过程中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随时依照学生的需求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体育技能。
2.5完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制定一定的评价机制是保证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良好方式。良好的教学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在制定教学评价体系时,教师要尽可能全面评价内容,实现对学生多方面的综合性评价,以此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学生的学习状态也需要教师时常关注,若发现学生遇到困难,教师要给予其及时帮助和耐心辅导,直至确保该学生了解了体育知识内涵,掌握了某项体育技能。将该评价延伸到每节课堂中,能有效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
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在探索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道路上前行,只有广大教师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寻找出更多有效方法,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从而助力我国真正实现体育强国梦。
参考文献:
[1]牛岵.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0(24):156-157.
[2]徐利平.论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3):99+101.
[3]曾杰.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途径[J].广西教育,2019(33):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