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教学融入生活情境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骆奕蓉
[导读] 音乐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想要在音乐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从生活角度出发探索音乐课程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元素,强化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骆奕蓉
        云南省宣威市宛水街道第三小学 655400
        摘 要:音乐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想要在音乐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从生活角度出发探索音乐课程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元素,强化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近年来我国也在提倡生活化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契合和采用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主动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融入生活情境有效策略,并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音乐;生活情境;融入;策略
前言: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融入学生生活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强化对学生生活实际的了解,在了解其需求的基础上促进其全面发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其可以发扬自身个性,从而主动探索与其相符合的学习方法。由此可见,在当前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结合教材内容改革音乐课堂教学,将音乐教学与生活有效结合,使音乐课堂增添人文化、生活化和与趣味化。
一、“生活即教育”理论对音乐教育的意义
(一)音乐与生活
        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着音乐,比如每日清晨鸟儿的喳喳声,雨滴滑落在树叶上的嗒嗒声,课间出操跑步的哐哐声,板擦划过黑板的沙沙声。只要仔细听,我们就能立马发现。而在音乐中,很多组成部分也都来源于生活。就拿最为典型的劳动号子来说,其存在的起因就是产生于劳动过程。为了便于统一劳动人民的步伐,调控好他们的呼吸状态,释放掉他们身上的过重压力,劳动人民就会发出符合劳动节奏的吆喝声或者呼喊声,以此来达到协调整体的作用。在这之后的慢慢演化过程中,这些吆喝声与呼喊声也就被逐渐发展成为了劳动歌曲,以供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吟唱。很显然,音乐与生活密切相关。
(二)音乐与教育
        陶行知老先生在其一生的教育中,都把艺术摆在重要的位置。而音乐作为艺术中的其中一个门类,在教育中担负着美育的功能。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增进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促进学生的交往与沟通,让他们能够拥有较好的人格与个性。有实验数据证明,那些接触和连续学习音乐 5 年以上的孩子,会比那些从没接触过音乐的孩子,在听力分辨度、肢体协调性、语言组织能力以及事件逻辑性推理等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平,且区别十分明显。再来纵观古今中外,例如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等这些名人,他们也都是音乐爱好者。在音乐教育的滋养下,他们得到了思维上的催发。很显然,音乐与教育关联甚深。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融入生活情境策略
(一)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游戏
        音乐是学生最喜欢、最容易进行学习的科目,如果教师把具有生活化特征的游戏与音乐进行完美结合,那么就能很大程度地引领学生学习音乐了,音乐教学融入游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进而促进学生审美结构的完善、身心健康的发展。

让学生在音乐的游戏中感受世界的美好,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音乐学识,让学生学会在游戏中创新、创作音乐。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我有一只小羊羔》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听原唱,进入音乐的状态,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用听唱法进行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用乐器为歌曲演唱和伴奏,让每个学生都加入到音乐的活动中,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增强学生对音乐歌词、旋律的记忆。教师可以进行以下的游戏活动。教师先用多媒体准备好歌曲视频,让学生先看视频听音乐,观察视频中所出现的小动物,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视频中的画面都出现了哪些小动物?然后学生纷纷说出有小羊、小鸟、松鼠狼等这些动物,教师再请学生来配合自己扮演这些小动物,并把歌曲一起进行演唱。这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组,每个同学都能扮演上一个角色,然后再带领学生进行演唱,在演唱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思考大灰狼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如果大灰狼来了,小动物们的结果会怎么样?随着带领学生一起来模仿小动物,然后一起跟着唱 do re mi fa sol la xi do !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很快就会进入角色的扮演状态,学生也会集中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在音乐教学中应用故事情景
        小学阶段的学生,上音乐课是非常放松的事,他们一般都会非常喜欢,而且很容易投入到歌曲的情景中,也喜欢跟着音乐一边唱一边跳一边扮演,这样很容易造成课堂的纪律混乱,这时教师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玩中学,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保护小羊》时,当学生唱“朋友们呀,快快来呀!快来保护小绵羊”时,学生很容易起哄,有的可能会扮演狼,有的会扮演小刺猬,有的会扮演小猎狗等,学生会组织大家一起赶走狼。这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扮演的游戏,给定学生一个情景,小羊在山上,遇到了狼,然后小动物们团结一致帮小羊赶走了狼,最终保护了小羊,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慢慢地进入音乐的扮演游戏中,让课堂秩序、纪律都恢复正常,为学生树立团结的意识。教师要有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对学生的课堂纪律进行及时的调整控制,才能让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学五年级上册《外婆的澎湖湾》时,利用这首歌曲调平稳、节奏跳跃又很有动感、旋律舒展、情绪情切的特点,让学生体会漫步沙滩,留下一个一个小脚印的场景,心潮涌动进行联想,回忆童年的经历,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创作的热情,每个小组给定一个主题场景进行创作,学生在创作中,会有不同的编排,但这个过程是学生进行自主创作的过程,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进行歌曲创新、创作的积极性。
总结:
        综上所述,音乐与生活联系相当密切,且与生活离不开。小学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强化音乐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融入生活情境的实践等教学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将音乐课堂延伸到生活背景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习惯,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璐.刍议如何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生活[J].新课程·上旬,2019,(6):28.
[2]耿会英.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如何再现生活情境[J].人间,2016,209(14):100-100.
[3]江芹.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生活情境教学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000 (012):P.68-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