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芷仪
广西省宾阳县芦圩完全小学 530400
摘要:传统的戏剧表演艺术是对人们生活的复刻,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生活中本身就充满着艺术气息。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在舞台中穿梭,上演着不同的角色。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融合了语言、舞蹈、音乐、动作等艺术体现,通过戏剧表演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思想情感。在现代化教学中,将戏剧表演与小学音乐课有机融合,使音乐课堂焕然一新,能够让学生真实体会到戏剧表演的魅力,对音乐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和理解,为音乐课堂带来更多的艺术气息,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戏剧表演;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有着明显的提升,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从中也看到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师将加入戏剧表演元素,能够充分满足当前教学需求,戏剧表演是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学生对音乐的形象、内容、情感等一系列的感悟,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使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关于戏剧表演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戏剧表演——对话式
戏剧表演中对话式的表演形式,主要是以角色扮演,通过学生的表演将角色中的语言及对话来表现出来,在此期间也可以加入自身的理解和语言,采用故事中的角色来进行对话表演。
(二)戏剧表演——哑剧式
哑剧式表演的难度在于没有台词,完全是靠肢体语言和角色的神态动作来体现,通过神情、心理变化、肢体行为来表达。比如《玩具兵进行曲》中有这样一段,士兵们出现时调皮捣蛋的样子,那么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就要用肢体动作和表情来表现出调皮捣蛋的样子进行演绎。
(三)戏剧表演——舞蹈式
舞蹈式表演主要是通过音乐的律动以及角色中肢体的表现形式,体现更多的是角色的内涵,通过舞蹈能够呈现出故事情节。比如,在《三只小猪》这一音乐作品中,有一个片段是小猪一起盖房子,表达出来的欢乐愉快的心情,学生们会结合音乐场景,采用一段活泼欢快的肢体动作来表现。
(四)戏剧表演——组合式
组合式表演也非常普遍,主要是将旁白、对白或者将戏剧分为若干幕的方式,再结合学生的音乐律动、对话表演等进行整合或串联在一起的方式,形成一个完整的戏剧表演。
二、小学音乐课堂融入戏剧表演的有效方法
(一)延伸音乐文化,多元文化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活动。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理念尚未稳定,存在的时间比较短暂,有很多学生对多元文化音乐的认识不足,当对一种事物尚未了解时,很难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普及多元文化,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逐渐了解,带领学生学习更多的音乐文化,不仅要对我国音乐文化进一步学习,还要了解各个国家以及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在学习多元文化音乐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讲授,除了一些理论知识外,还可以采用实践操作来普及,学生喜欢眼见为实,触摸到更加真实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传统音乐乐器有古筝、琵琶、二胡等等,传统乐器门类是十分多样的,传统经典的音乐曲目更是层出不穷,如:梅花三弄、高山流水等,传统乐器与传统曲目构成了传统音乐文化最基本的形式和内容。这些乐器和曲目所呈现的特点正是传统音乐文化的集中体现,教师在今后的传统音乐文化教学当中要让学生多听多学这些经典乐器和曲目,加深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帮助学生培养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让学生主动了解传统音乐文化,借此不断提升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活动有效性。
例如,在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活动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解国外音乐文化,在课堂上展示国外乐器,熏陶学生的音乐气质,吸引学生的眼球,促使学生们能够相互交流探讨。教师可以引用一些西洋乐器让学生亲自尝试,通过对国外音乐文化的学习,引导学生用西洋乐器演奏中国经典音乐。如小提琴就属于西洋乐器之一,在课堂上可以用小提琴拉一曲中国名曲《梁祝》,让学生细细品味感受不一样的音乐情怀,对西洋乐器以及中国经典音乐有全新的认知。只有教师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音乐知识,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无论是国内外音乐知识、乐器的了解,还是对传统音乐知识的普及,对音乐课上戏剧表演有很大的帮助,培养学生对戏剧表演的兴趣和热情。
(二)鼓励学生音乐创作,熏陶艺术情怀
在音乐课堂上,若想实现良好地师生互动,教师应当适度地给予学生们一些权力,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将他们推至教学职位,激发其内心的主体性共鸣,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与空间,从而让音乐教学效果得到充分有效地提升。因此,音乐教师以此为基点,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教师也要发挥自身教学辅助者与指引者的角色作用,及时性地对学生做出点拨或指正,促使其学习有效性得到良好提高。
例如: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进行《小红帽》戏剧表演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达到更出彩的戏剧效果,并以小组合作形式来演绎,将学生按照4-6人组来进行划分,可以选择戏剧比赛的形式,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红帽》这则故事小朋友们都耳熟能详,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续写或者自编剧本,将自己喜欢的情节或对话配上相应的音乐表现出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先为学生播放《小红帽》的故事情节,之后在班级中布置场景、服装、道具等,根据剧中的故事情节、音乐的节奏、台词,学生们会全身心投入于表演之中,抒发自身的情感,感受在舞台上的音乐律动、肢体动作。每组学生都将参与表演,最后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鼓励认可学生的表演,给予他们支持和自信心。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将戏剧表演与故事进行有机融合,不仅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还能有效实现“做中唱,唱中演”的教学目标,通过自身的表演和体会能够充分感受到戏剧表演的内涵和魅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堂融入戏剧表演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目标。戏剧表演中舞台的设计、演员的造型以及台词的表述多方面相结合为观众呈现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场景氛围能够直接刺激到学生的情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能够让学生们得到更多的体验,从戏剧表演中领悟音乐的魅力,促进小学音乐课堂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汤美灵.浅谈奥尔夫音乐戏剧在小学音乐表演中的运用[J].明日风尚,2020(16):85-87.
[2]丁霞.教育戏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读写算,2019(1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