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乐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作用与实践应用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邓梅
[导读] 从实际角度出发,乐器与音乐属于具有紧密的联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小学音乐教育也必须要遵循这一原则,在实践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必须要确保同步开展乐器方面的教学,从而保证小学生的乐理以及艺术审美能力可以得到同步提升。
        邓梅
        广西省宾阳县芦圩完全小学 530400
        摘要:从实际角度出发,乐器与音乐属于具有紧密的联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小学音乐教育也必须要遵循这一原则,在实践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必须要确保同步开展乐器方面的教学,从而保证小学生的乐理以及艺术审美能力可以得到同步提升。此次研究主要就乐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实践应用做了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提升乐器教学的质量,促进小学音乐教学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乐器教学;策略
        从现实的角度分析,目前,在诸多小学音乐课堂当中,小学音乐教师更加重视对于乐理方面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对于乐器知识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以及对于乐器知识的认知度将会很难得到提升,进而导致音乐教学不全面问题出现。可以说乐器教学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极为重要,是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因此,相关教师需要明确乐器教学的重要作用,并进行相关教学策略的制定。
        一、乐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现阶段,我国小学音乐教师已经极为重视对于乐器教学的研究,虽然研究的深入,发现乐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相对较为明显,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一为,可以营造出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在传统的乐理教学下,课上教学相对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很难感知到音乐的艺术美,而在加入乐器教学内容之后,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不仅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且深入的体验到音乐知识学习的乐趣,提升了学习感官体验。其二为,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进行乐器知识实践训练的过程当中,其本质也是大脑对于各类音乐信息的及时反馈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可以依照自身的思维模式来进行乐理知识的记忆,并分析如何演奏,其思维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训练。其三为,将可以有效的促进理论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提升,学生对于乐器知识的学习也是对于音乐知识的深度学习过程,小学生由于其自身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特点在加上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乐器的应用来创造一段美妙的音乐,从而实现对其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乐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践应用路径
        (一)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提升学生体验感
        音乐教育属于一门艺术教育课程,该种课程对于教学的实践性要求极高,需要教师通过提升实践教学力度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感悟音乐艺术的魅力,尤其是乐器教学更加需要学生在课上具有良好的学习体验感,针对于这一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就需要有效的创设出满足乐器教学需求以及学生学习体验感提升需求的教学情境。具体而言,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确保所创设的问题教学情境具有较强的导学性以及贴近生活性和轻松愉快性,这就需要教师以创设问题导学、生活化以及情感化教学情境为切入点进行具体的乐器教学。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讲解《中国功夫》这一单元教学的过程当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依照乐曲的节奏来配上鼓乐,告知学生鼓这一乐器从古至今都代表一种荡气回肠的乐器,与本单元的知识相互匹配,然后给予学生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要认真倾听,并表现出对于学生的尊重,同时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出“对于中国功夫的印象是什么?”“各个曲目可以细分为几段?”“如何给音乐配上鼓乐?”等由浅入深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来有目的的学习。
        (二)优化革新教学技术,提升学生学习实效性
        先进的教学技术可以极大地提升乐器教学的直观性以及实效性,让学生更加直观且深入的了解到乐器知识的核心含义。针对于这一情况,小学音乐教师就需要通过革新教学技术来达到提升乐器教学成效的目的。具体而言,教师需要通过开发其视图展示功能、线上教学功能、视频定格功能等来将抽象的乐器理论知识转化为具象化的知识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解决一些在教学期间所出现的时间限制以及空间限制问题。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讲解《忆江南》这一课时的过程当中,音乐教师可以导入琵琶这一乐器相关知识,告知学生钢琴这一乐器的特点,并点明其可以更加凸显出《忆江南》这一曲目的意境,然后制作出弹琵琶的手法以及技巧视频,推送到专属平台当中,发送链接给学生,让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锁定功能在课下细致的学习琵琶这一乐器的使用技巧,并在课上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示一些琵琶曲目,创造出良好的乐器教学条件。
        (三)提升教学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乐器知识学习的感兴趣程度影响到其学习的动力,同时也会影响到乐器教学的作用能否发挥出,因此,教师就需要从加强教学趣味性,培养学生乐器知识学习兴趣的角度来进行相关研究。具体而言,小学音乐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兴趣特点,然后遵照学生的意愿开展一些丰富多样的趣味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形式进行创新,同时新奇的活动来让学生一直保持对于乐器知识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驱动其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讲解《甘洒热血写春秋》这一课时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导入唢呐这一乐器知识,告知学生唢呐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也是在戏曲音乐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乐器,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制作小唢呐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唢呐的发声原理,并借助身边的工具制作一个唢呐,教师依照学生的制作唢呐的形状以及能否发声来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并给予奖励。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乐器教学内容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提升当前小学音乐教育成效以及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关键。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乐理教学偏重于理论方面的传授,而乐器教学偏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两者同等重要,相辅相成,教师需要确保乐器教学力度较高。因此,相关的小学音乐教师需要重点加强对于乐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与实践应用研究力度,结合实际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明确乐器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有效的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确保乐器教学能够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充分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鸿福.小学音乐课堂乐器教学实践研究与思考[J].黄河之声,2019(13):105.
        [2]金洪虹.乐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融合[J].黄河之声,2020(04):121.
        [3]潘燕.关于小乐器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探究[J].艺术评鉴,2019(17):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